一、工伤提供不了证据怎么办
若工伤无法提供证据,可从以下方面着手应对:
首先,积极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例如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考勤记录等。即便部分证据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依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也有义务提供,若其不提供则需承担不利后果。
其次,尝试寻找证人证言。与工伤事故发生时在场的同事沟通,请求他们出具书面证言,说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等情况。
再者,及时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说明情况。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有权根据需要对提供的证据进行调查核实,其工作人员在调查核实过程中会依法履行职责,可能获取到有助于认定工伤的证据。
最后,若确实因客观原因无法自行收集关键证据,可申请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法院进行调查取证,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争取工伤认定。
二、工伤停工留薪期怎么算
工伤停工留薪期的计算,通常遵循以下规则:
一是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和休假证明确定。一般而言,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由相应的医疗机构根据伤情和治疗需要,给出合理的休息时间建议,这个时间段即为停工留薪期的一部分。
二是参照相关的停工留薪期分类目录。不同的伤情和部位,在相应的分类目录中有大致的停工留薪期规定。比如常见的骨折等伤情,都有对应的参考期限。
三是特殊情况的确定。若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停工留薪期,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此外,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在停工留薪期内,职工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三、工伤认定没人证明怎么办
在工伤认定中,若没人证明,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
一是收集相关物证。比如事故现场的监控录像,能清晰显示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等具体情况;工作场所的设备、工具等物证,若其状态与事故存在关联,也可作为有力证据。
二是查看相关记录。例如单位的考勤记录,可证明受伤时劳动者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医院的诊疗记录,包括受伤后的第一时间就医记录,对受伤情况的详细描述等,能辅助认定工伤。
三是申请劳动部门调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有调查核实的权力,其可根据实际情况,对用人单位、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部门等进行调查,用人单位有义务配合提供相关材料。
此外,若劳动者能提供其他间接证据,形成完整的证据链,证明受伤与工作存在因果关系,同样有助于工伤认定。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工伤拿不到证据怎么办
●工伤当事人不能提供证据怎么办
●工伤无法提供证人证言怎么办
●工伤单位不提供证据
●工伤证据不充分怎样办
●申请工伤证据不足怎么办
●工伤,什么证据都没用我该怎么办
●工伤当事人不能提供证据怎么办
●工伤啥证据都没有怎么办
●工伤证据不足打官司能赢吗
●工伤停工留薪期怎么算时间
●工伤停工留薪期怎么算的
●工伤停工留薪期怎么算赔偿
●工伤停工留薪期的工资计算标准如何确定
●工伤停工留薪期具体规定
●工伤停工留薪期工资标准按什么工资发放
●工伤停工留薪期是什么意思
●工伤停工留薪期谁说了算
●工伤停工留薪期的确定
●工伤停工留薪期赔偿标准
来源:临律-工伤认定没人证明怎么办,申请工伤认定没证人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