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认定工伤能不能做伤残鉴定,不认定工伤的情形

劳动纠纷 编辑:周安博

一、不认定工伤能不能做伤残鉴定

即使不认定为工伤,也能做伤残鉴定。伤残鉴定并非仅与工伤挂钩。

在非工伤情形下,比如因交通事故、人身侵权等原因导致身体损伤,可依据相关标准进行伤残鉴定。像交通事故导致的伤残,一般按照《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标准来评定伤残等级;而在人身侵权纠纷中,同样以此标准进行鉴定。鉴定机构会综合考虑伤者的损伤情况、恢复程度等多方面因素来确定最终的伤残等级。

不过,工伤认定下的劳动能力鉴定与非工伤情形下的伤残鉴定存在一定区别。劳动能力鉴定主要是为确定职工因工伤残后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以便进行工伤保险待遇的核算等;而非工伤的伤残鉴定则主要用于确定侵权赔偿等民事纠纷中的赔偿依据。

所以,不认定工伤并不影响进行伤残鉴定,关键在于明确损伤原因,并按照对应的鉴定标准和程序,选择具备资质的鉴定机构开展鉴定工作。

二、不认定工伤的情形

以下是一些不认定为工伤的常见情形:

1.故意犯罪。职工因故意犯罪而遭受伤害,其行为本身具有违法性和主观恶意,不符合工伤认定的宗旨,不能认定为工伤。例如,职工在工作期间因故意杀人、抢劫等犯罪行为受伤,不予认定工伤。

2.醉酒或者吸毒。醉酒或吸毒后,人的行为能力和反应能力会受到严重影响,此时发生伤害事故,主要是由于职工自身的不当行为导致,并非工作原因。如职工醉酒后在工作岗位上摔倒受伤,不能认定工伤。

3.自残或者自杀。自残、自杀是职工主动对自己身体造成伤害的行为,与工作没有直接关联,所以一般不认定为工伤。

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这是一个兜底条款,以适应不同情况下的法律规定。比如职工在工作期间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活动,受到伤害,且不符合工伤认定其他条件的,也不能认定为工伤。总之,工伤认定需严格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判断。

三、未认定工伤的应对方法

若未被认定工伤,可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第一,仔细审查认定结论书。查看不予认定工伤的具体理由和依据,明确是因事实认定问题,还是法律适用问题导致未认定。比如,是否是对事故发生经过的理解偏差,或是不符合工伤认定的法定情形等。

第二,搜集补充证据。如果是由于证据不足导致未认定,应积极搜集能证明属于工伤的证据。例如,与事故相关的证人证言、现场监控视频、医疗机构的详细诊断证明、工作任务安排记录等,以进一步佐证工伤事实。

第三,申请行政复议。自收到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之日起60日内,可向作出认定决定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的上一级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在复议申请中,清晰阐述事实情况,附上补充证据,要求重新审查工伤认定。

第四,提起行政诉讼。若对行政复议结果仍不满意,可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通过司法程序,由法院对工伤认定的合法性进行全面审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不认定工伤能不能做伤残鉴定?

不认定工伤能不能做伤残鉴定赔偿

不认定工伤能否赔偿

不认定工伤怎么办

不认定工伤可以起诉吗

不认定工伤的4个条件

不认定工伤能不能做伤残鉴定赔偿

工伤不认定可以直接工伤鉴定吗

不认定工伤的情形有哪些

不认定工伤的情形有哪些

不认定工伤的情形包括

不认定工伤的情形法律规定

不认定工伤情形有几种情况

不认定工伤的条件

不认定为工伤的情形

不认定工伤能否赔偿

不认定工伤能不能做伤残鉴定?

不认定为工伤单位还需要赔吗

不认定工伤可以起诉吗

来源:中国法院网-未认定工伤的应对方法,未认定工伤能要求工伤赔偿吗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