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伤绩效工资按什么标准发放的
工伤期间绩效工资的发放标准,需分情况来看:
一是停工留薪期内。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这里的原工资福利待遇,一般应当包括绩效工资。也就是说,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的绩效工资,应按照其受伤前正常工作时的绩效工资标准发放。
二是停工留薪期满后。若职工仍需治疗或存在伤残等情况,不能正常提供劳动的,单位可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支付病假工资等。这种情况下,绩效工资的发放通常会根据单位的绩效考核制度及职工实际工作情况确定。若职工能够从事部分工作,单位应根据其实际工作量及工作表现,合理发放绩效工资;若无法从事任何工作,则一般不再发放绩效工资。
二、工伤劳动仲裁流程和时间
工伤劳动仲裁流程及时间如下:
流程:
- 确认仲裁主体和申请条件:确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主体资格,劳动者需在规定时效内申请仲裁,一般是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
- 准备材料并申请:准备工伤认定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劳动合同、工资发放记录等相关证据材料,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仲裁申请。
- 受理与通知:仲裁委收到申请后,会在五日内审查,决定是否受理。受理后,将在五日内将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
- 答辩与开庭:被申请人需在十日内向仲裁委提交答辩书。仲裁委将在开庭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之后进行庭审。
- 裁决: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
三、工伤治疗后恢复期病假怎么算的
工伤治疗后恢复期的病假计算涉及多方面规定。
其一,停工留薪期。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其二,超过停工留薪期。若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此时若需请假休息,可按照单位规章制度中关于病假的规定执行,一般单位会根据职工的工作年限等确定病假工资的发放比例,病假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
总之,工伤恢复期病假计算需根据不同阶段,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单位规定来确定。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工伤绩效工资按什么标准发放的呢
●工伤绩效工资怎么发2021
●工伤期间绩效工资发放标准
●工伤 绩效工资
●工伤期间绩效如何发放
●工伤绩效工资可以扣吗 法律
●工伤绩效工资受影响吗
●工伤绩效工资怎么发2021
●工伤期间工资绩效怎么算
●在单位工伤工资是绩效工资怎么发
●工伤劳动仲裁流程和时间规定
●工伤劳动仲裁流程和时间要求
●劳动工伤仲裁程序
●工伤劳动仲裁赔偿标准
●工伤走劳动仲裁怎么操作
●工伤赔偿劳动仲裁流程
●工伤劳动仲裁一般什么结果
●工伤劳动仲裁时间要多久
●工伤劳动仲裁期限多长时间
●工伤劳动仲裁需要多久有结果
来源:中国法院网-工伤治疗后恢复期病假怎么算的,工伤治疗结束康复期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