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伤认定结果出来后下一步怎么办
工伤认定结果出来后,可按以下步骤处理:
若认定为工伤,一是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准备好相关材料,如工伤认定决定书、病历资料等,以此确定伤残等级,为后续赔偿提供依据。
二是协商赔偿事宜。与用人单位就工伤赔偿进行协商,依据鉴定的伤残等级,按照工伤保险待遇标准,要求支付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补助金等各项赔偿。
若协商不成,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在规定时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提交仲裁申请书及相关证据,由仲裁委裁决赔偿金额。对仲裁结果不服的,还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若认定不属于工伤,职工如对此有异议,有权在规定期限内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以争取合法权益,由复议机关或法院重新审查工伤认定决定是否合法合理。
二、工伤认定机构会去找证人核实吗
工伤认定机构有权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找证人核实。
在工伤认定过程中,若事实清晰、证据充分,工伤认定机构可能依据申请人提交的材料直接作出认定决定,不一定需要找证人核实。
然而,当存在事实争议、证据不足或材料存在疑点时,工伤认定机构通常会开展调查核实工作,其中就可能包括找证人核实情况。例如,对于事故发生经过双方说法不一,或者对受伤情形存疑等情况,工伤认定机构为查明真相、准确认定工伤,会向证人了解相关情况,以获取更全面、客观的信息。
证人有义务配合工伤认定机构的调查,如实提供所知悉的与工伤相关的情况,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等细节。若证人故意作伪证,可能面临相应法律责任。总之,工伤认定机构会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判断是否找证人核实,目的在于确保工伤认定结果合法、公正、准确。
三、工伤认定结束了多久赔偿
工伤认定结束后赔偿时间因情况而异。
若单位有缴纳工伤保险,且不存在争议,在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后,工伤保险基金通常会在60日内支付相关赔偿。比如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会按照规定流程和标准及时发放到职工账户。
若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那么赔偿责任由单位承担。赔偿时间取决于单位态度和双方协商情况。若双方就赔偿事宜达成一致,单位应及时支付赔偿款;若存在分歧,职工可能需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解决。劳动仲裁一般在受理后45日内结束,复杂案件可延长15日。仲裁结果出来后,若一方不服起诉至法院,一审普通程序审理期限一般为6个月,简易程序为3个月。判决生效后,单位仍不履行支付义务的,职工可申请强制执行,执行时间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工伤认定结果出来后下一步怎么办呢
●工伤认定结果下来后要怎么办?
●工伤认定结果出来之后做什么
●工伤认定结果出来了
●工伤认定结果出来后多久支付赔款
●工伤认定结果下来后多久可以报销
●工伤认定通过后
●工伤认定结果下来后要怎么办?
●工伤认定结果下来了 多久可以赔偿
●工伤认定通过后怎么办
●工伤认定机构会去找证人核实吗怎么办
●工伤认定会给证人打电话吗
●工伤认定会有人下来调查吗?
●工伤认定会打电话核实吗
●工伤认定需要调查取证吗
●工伤认定一定要到单位调查吗
●工伤认定是不是都会实地调查
●工伤认定会通知本人吗
●工伤认定证人必须是在现场亲眼目睹吗
●工伤认定有人来调查的吗
来源:临律-工伤认定结束了多久赔偿,工伤认定结束后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