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工伤认定书就有待遇吗,工伤职工本人工资怎样确定

劳动纠纷 编辑:袁璇清

一、有工伤认定书就有待遇吗

并非有工伤认定书就必然立即享受工伤待遇。

工伤认定书是对职工所受伤害属于工伤这一事实的法定确认。然而,要实际获得工伤待遇,还需满足一定条件并经过相应流程。

一方面,要确定工伤的伤残等级。一般需在伤情相对稳定后,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由其依据相关标准评定伤残级别。不同的伤残等级对应不同的待遇标准。

另一方面,符合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范围的费用,才能从基金中支付。像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等,只要符合规定都可报销。但超出规定范围的费用,可能需用人单位或职工自行承担。

此外,若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那么本应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待遇将由用人单位承担。所以,有工伤认定书只是享受工伤待遇的前提之一,后续还需完成伤残鉴定等一系列流程,并依据具体情况确定最终享受的待遇。

二、工伤职工本人工资怎样确定

工伤职工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

确定方式如下:

第一,若职工正常出勤且工资稳定,按照其受伤前12个月实际领取的月工资收入相加,再除以12,得出平均月缴费工资。

第二,对于工资不固定,存在加班、奖金等多种收入构成的情况,要综合计算这12个月内各类工资性收入,包含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再算出平均月缴费工资。

第三,若职工工作未满12个月,则按实际工作月数的工资收入计算平均月缴费工资。

需要注意,本人工资不得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也不得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当本人工资高于或低于此范围时,分别按300%和60%计算。准确确定本人工资,对工伤职工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计算至关重要,关乎其合法权益保障。

三、有工伤认定书可以享受工伤待遇吗

有工伤认定书通常可以享受工伤待遇,但需满足一定条件并按规定流程操作。

一方面,要确认工伤认定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工伤认定书应是由法定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依法作出,认定程序合法,认定结论明确。若认定书存在瑕疵,如认定主体不合法、认定事实不清等情况,可能影响工伤待遇的享受。

另一方面,要按规定进行后续流程。一般需完成劳动能力鉴定,确定工伤的伤残等级。不同伤残等级对应不同的工伤待遇标准。之后,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需按照当地工伤保险政策要求,向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提交相关材料申请待遇支付。

只要工伤认定有效且完成规定流程,工伤职工就可依法享受包括医疗费用报销、停工留薪期工资福利待遇、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等相应的工伤待遇。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有工伤认定书就有待遇吗怎么办

有工伤认定书后还怕吗

有了工伤认定书能什么补贴

有了工伤认定书后,该怎么赔偿

有了工伤认定书

有工伤认定书可以做伤残鉴定吗

有工伤认定书可以做伤残鉴定吗

有工伤认定书后还怕吗

有了工伤认定书后能报医疗费吗

是不是有工伤认定书才能去鉴定伤残等级

工伤职工本人工资怎样确定发放

工伤职工本人工资怎样确定赔偿

工伤职工的本人工资如何确定?

工伤本人工资怎么确定

工伤本人工资的五种计算方法

工伤赔偿中本人工资如何确定

工伤期间本人工资单位怎么发、标准是多少

工伤中的本人工资是用人单位申报吗?

工伤职工本人工资如何计算

工伤中本人工资具体怎么算

来源:中国法院网-有工伤认定书可以享受工伤待遇吗,有了工伤认定书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