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规定上下班途中算不算工伤,工伤认定必须是机动车事故吗

劳动纠纷 编辑:施延

一、劳动法规定上下班途中算不算工伤

根据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上下班途中满足一定条件算工伤。

具体而言,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这里强调“非本人主要责任”,需以交通管理部门等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等有效法律文书来确定责任划分。若劳动者在事故中负主要责任或全部责任,则一般不能认定为工伤。

此外,对于合理时间和合理路线也有要求。“合理时间”不仅包括正常上下班时间,还涵盖加班后、因特殊情况迟到早退等合理的时间范围;“合理路线”指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单位宿舍的合理路线,以及工作地与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线等。

实践中认定较为复杂,需结合具体事实和证据,由劳动行政部门依法作出认定。

二、工伤认定必须是机动车事故吗

工伤认定并非必须是机动车事故。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职工在多种情形下都可被认定为工伤。其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可认定为工伤,这里的交通事故并不局限于机动车事故,涉及其他交通工具的事故且符合条件同样可以认定。

除此之外,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等多种情形,即便与交通事故无关,也能被认定为工伤。

总之,工伤认定的情形是多样的,不能简单地认为只有机动车事故才能被认定为工伤,需根据具体情况,结合相关法律规定来综合判断。

三、上下班途中的工伤怎么认定伤残

上下班途中发生工伤,认定伤残需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是确认工伤。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在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由用人单位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在1年内直接提出申请。需提交劳动合同、医疗诊断证明、事故责任认定书等相关材料。

二是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三是等待鉴定结果。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会根据相关标准,对工伤职工的伤残情况进行评定,作出鉴定结论。职工可依据鉴定结论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劳动法规定上下班途中算不算工伤事故

劳动法规定上下班途中受伤算工伤吗

上下班途中算工伤吗民法典

新劳动法上下班途中工伤认定标准

上下班途中算不算工伤?

上下班途中的工伤认定标准

上下班期间算工伤吗

劳动法规定上下班途中受伤算工伤吗

上下班途中工伤的定义和范围

上下班途中是否算工伤

工伤认定必须是机动车事故吗怎么赔偿

工伤认定必须是机动车事故吗为什么

工伤一定要是机动车事故

工伤认定必须是单位吗

工伤一定要机动车吗

工伤是否必须经过认定才可

工伤需要认定才能算工伤吗

工伤是否需要认定

认定工伤必须要责任认定书吗

工伤需要认定不

来源:中国法院网-上下班途中的工伤怎么认定伤残,上下班途中工伤新规定有哪些?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