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伤好了又不上班怎么办
若工伤职工伤情好了又不上班,需分情况处理:
一是经劳动能力鉴定后确认无伤残等级且停工留薪期已满。这种情况下,职工应正常返回工作岗位。若其无正当理由拒绝上班,用人单位可依据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按旷工等违纪行为进行处理,多次旷工达到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程度的,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
二是劳动能力鉴定有伤残等级。对于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用人单位应根据伤残情况,合理安排适当工作。若职工拒绝合理安排,用人单位可在支付相应待遇后,按照相关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对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且符合退休条件的职工,应办理退休手续;不符合退休条件的,退出工作岗位,享受相应伤残待遇。
总之,用人单位应依法依规处理此类情况,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同时也应保障工伤职工应有的待遇。
二、工伤期间工资有没有绩效
工伤期间工资一般不包含绩效。具体分析如下: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这里的“原工资福利待遇”通常是指职工在受伤前正常出勤情况下的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相对固定的收入部分。
绩效工资通常与职工的工作表现、工作成果等挂钩,具有一定的浮动性。在工伤期间,职工因受伤无法正常提供劳动,难以达到正常工作时的绩效标准。所以,从实际情况和法律精神来看,工伤期间的工资一般不包括绩效工资。
但如果用人单位与职工在劳动合同或规章制度中对工伤期间工资构成另有明确约定,且该约定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则从其约定。例如,双方约定工伤期间按照一定比例发放绩效工资,在这种情况下,应按照约定执行。
三、工伤认定书是发给本人还是单位
工伤认定书一般会发给受伤害职工(或其近亲属)和用人单位。具体分析如下:
- 发给职工及其近亲属:工伤认定与职工的切身权益紧密相关,职工有权知晓自身受伤情况是否被认定为工伤。工伤认定书是职工后续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比如申请工伤医疗费用报销、领取伤残津贴等,都需要凭借工伤认定书。发给职工本人或其近亲属,能保障他们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使其清楚自身权益范围和救济途径。
- 发给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对工伤认定结果也有知情权。一方面,用人单位需根据认定结果履行相应义务,如配合职工进行工伤治疗、支付停工留薪期工资等;另一方面,用人单位若对认定结果不服,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工伤好了又不上班怎么办呢
●工伤好了一直不上班怎么办
●工伤好了不上班有工资吗
●工伤好了不上班会有什么后果
●工伤后不上班了会影响赔偿吗
●员工工伤好了不来上班还要求赔偿怎么办
●工伤伤好了不想干了怎么赔偿
●工伤好了一直不上班怎么办
●工伤好了不上班行吗
●工伤好了没去上班会怎样
●工伤期间工资有没有绩效补贴
●工伤期间工资有没有绩效的
●工伤期间工资绩效还有吗
●工伤期间有没有绩效!
●工伤期间发放工资绩效要包含进去吗?
●工伤期间工资发放标准,可以扣绩效么
●工伤期间享受绩效奖金吗
●工伤期间享受绩效工资吗
●工伤期间是否发绩效工资
●工伤工资有绩效吗
来源:临律-工伤认定书是发给本人还是单位,工伤认定书谁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