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赔偿有时间限定吗,工伤认定中止了怎么办

劳动纠纷 编辑:曹凝

一、工伤赔偿有时间限定吗

工伤赔偿是有时间限定的,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申请工伤认定的时间。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二是劳动能力鉴定时间。一般在伤情稳定后即可申请,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但通常应在工伤认定后进行。

三是申请工伤待遇赔偿的仲裁时效。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二、工伤认定中止了怎么办

工伤认定中止后,可按以下方式处理:

一是查明中止原因。工伤认定中止通常是因为出现了需要暂停认定程序的特定情形,比如劳动关系存在争议需通过仲裁或诉讼解决,或者相关部门对事故调查尚未结束等。明确原因后,可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二是等待相关程序完成。若因劳动关系争议导致中止,应积极参与仲裁或诉讼,推动争议解决。待劳动关系明确后,再向工伤认定部门申请恢复认定程序,并提交新的证据材料,如仲裁裁决书或法院判决书等。

三是积极配合调查。若因事故调查未完成而中止,应配合相关部门工作,提供必要信息和证据,促使调查尽快结束。调查结束后,及时向工伤认定部门反馈,申请恢复认定。

总之,工伤认定中止后,要根据具体情况,通过合法途径解决导致中止的问题,以便顺利恢复工伤认定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工伤能否直接告人身损害赔偿

一般情况下,工伤不能直接告人身损害赔偿,需要根据具体情形来确定。

在劳动关系中,若职工发生工伤,通常应按照工伤认定和工伤保险待遇的程序来处理。工伤保险是一种社会保障制度,旨在保障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时能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职工应先申请工伤认定,经认定为工伤后,根据劳动能力鉴定结果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由用人单位或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相关费用。

然而,存在特殊情况可主张人身损害赔偿。比如因第三人侵权导致职工工伤的,职工既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又可以向第三人主张人身损害赔偿。例如职工在工作中因第三人的交通肇事行为受伤,在获得工伤保险赔偿后,还可要求肇事方承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等,但对于重复赔偿的项目,可能会有所限制。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工伤赔偿有时间限定吗多久

工伤赔偿有时间限定吗怎么算

工伤赔偿有效期限

工伤赔偿有时间限制吗?

工伤赔偿有时效性吗

工伤赔付有没有时间限制

工伤赔偿的有效期是多长时间

工伤赔偿有时间限定吗怎么算

工伤赔偿有没有时效

工伤赔偿有没有期限

工伤认定中止后恢复多久出结果

工伤认定被中止有时间限制吗

工伤认定中止是什么意思

工伤认定中止的法律规定

中止工伤认定的决定可诉吗

中止工伤认定是否可撤销

工伤认定中断法律规定

工伤认定中止申请书范本

工伤认定中止意味什么

工伤认定中止的情形

来源:头条-工伤能否直接告人身损害赔偿,工伤能否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