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争议工伤纠纷后如何处理
处理劳动争议工伤纠纷,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确认劳动关系。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需先通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确认劳动关系。提供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等相关证据。
(二)申请工伤认定。劳动者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应在规定时间内,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医疗诊断证明等材料。
(三)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确定伤残等级。
(四)协商赔偿或申请仲裁、提起诉讼。若用人单位依法缴纳工伤保险,部分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部分由用人单位支付。若未缴纳工伤保险,全部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双方就赔偿事宜协商不成,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员工工伤鉴定后能否解除合同
员工工伤鉴定后,在某些情况下单位可以解除合同,在某些情况下则不可以,具体分析如下:
如果员工被鉴定为一至四级伤残,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单位不能解除劳动合同。员工享受相应伤残津贴等工伤保险待遇,由工伤保险基金和单位分别按规定支付相关费用。
若员工被鉴定为五至六级伤残,单位一般不能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但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对于鉴定为七至十级伤残的员工,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若员工存在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等法定情形,即便经过工伤鉴定,用人单位也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三、职工工伤后公司能否解除合同
职工工伤后,公司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不能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在其他一些情况下则可以依法解除。
一方面,在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内,或者工伤职工被鉴定为一至六级伤残且未严重违纪、违法犯罪等,公司不得解除劳动合同。这是对工伤职工权益的保护,因为工伤职工在治疗和康复期间需要一定的保障,且一至六级伤残职工通常劳动能力受到较大影响,与单位保持劳动关系有助于其后续生活和权益保障。例如,一级伤残职工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单位不能将其辞退。
另一方面,如果工伤职工存在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给单位造成重大损害、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法定情形,公司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即便解除,工伤职工依法应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等权益仍应得到保障。
总之,公司能否解除工伤职工的劳动合同,需根据具体情况,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来判断和操作。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劳动争议 工伤
●劳动争议工伤赔偿
●劳动争议工伤认定
●劳动工伤纠纷找什么部门解决
●劳动工伤纠纷协议怎么写
●工伤纠纷劳动仲裁
●发生劳动工伤纠纷应该先找谁
●劳动争议工伤赔偿
●劳动纠纷工伤鉴定
●一般劳动纠纷工伤诉讼费是多少
●工伤鉴定后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
●工伤鉴定后用人单位可以辞退员工吗
●工伤鉴定后企业可以划分责任赔偿吗
●工伤已鉴定,公司还能推翻吗?
●工伤鉴定后用人单位需要支付哪些赔偿
●工伤鉴定期间能解除劳动合同吗
●鉴定工伤后公司可以辞退员工吗
●工伤鉴定后解除劳动合同多久能拿到赔偿
●在工伤鉴定期间单位可以辞退员工吗
●工伤鉴定后解除劳动合同多赔多少钱
来源:临律-职工工伤后公司能否解除合同,工伤期间用人单位能解除劳动合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