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能力鉴定和伤残等级鉴定的区别
劳动能力鉴定与伤残等级鉴定存在多方面区别:
-鉴定目的:劳动能力鉴定旨在确定劳动者因工伤或职业病导致的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以便进行劳动权益保障及后续安置等;伤残等级鉴定主要是对因各种原因(如交通事故、人身伤害等)造成的身体损伤程度进行评定,为民事赔偿提供依据。
-适用范围:劳动能力鉴定主要适用于劳动关系中劳动者的工伤情况;伤残等级鉴定适用于各类人身损害事件,涵盖民事侵权纠纷等不同领域。
-鉴定标准:劳动能力鉴定依据《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标准;伤残等级鉴定在不同情形下有不同标准,如交通事故使用《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
-鉴定机构:劳动能力鉴定由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伤残等级鉴定则由具备资质的社会司法鉴定机构进行。
-法律后果:劳动能力鉴定结果用于确定工伤待遇,涉及工伤保险赔偿等;伤残等级鉴定结果主要影响民事侵权赔偿数额,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等各项赔偿的计算。
二、劳动能力鉴定出来后怎么申请理赔
劳动能力鉴定结果出来后申请理赔,步骤如下:
1.确认工伤认定情况:确保已完成工伤认定,只有认定为工伤,才能依据鉴定结果申请理赔。若未进行工伤认定,需先按规定程序完成认定。
2.确定理赔责任主体:若用人单位依法缴纳工伤保险,主要理赔由工伤保险基金承担部分项目,用人单位承担其余项目;若用人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则全部赔偿责任由用人单位承担。
3.准备理赔材料:一般需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工伤认定决定书、医疗诊断证明、本人身份证明、银行账户信息等。具体材料依当地社保部门或用人单位要求准备。
4.提交理赔申请:向当地社保经办机构提交工伤保险待遇申请。填写申请表,附上准备好的材料。若由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向用人单位提出索赔要求,按单位内部流程进行处理。
5.等待审核与赔付:社保部门或用人单位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工伤保险基金或用人单位将按规定支付相应赔偿款项,赔偿金额依鉴定等级和实际损失确定。
三、劳动能力鉴定后15日怎么算
劳动能力鉴定结论送达之日起开始计算15日。
这15日为自然日,并非工作日。自鉴定结论送达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的当日起,往后连续计算15天。期间包括周末及法定节假日,不做扣除。
在这15日内,如果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对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不服,依法享有申请再次鉴定的权利。需按照规定程序,向有管辖权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交再次鉴定申请,并提供相关材料。
再次鉴定是对初次鉴定结果的进一步审查与确认,旨在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确保鉴定结论的准确性与公正性。当事人应密切关注15日的期限,及时行使权利,避免因逾期而丧失再次鉴定的机会,从而影响自身权益的维护。
●劳动能力鉴定出来后怎么申请理赔呢
●劳动能力鉴定出来后如何申请赔偿
●劳动能力鉴定做完怎么申请赔偿?有时间限制吗?
●劳动能力鉴定出来后怎么办
●劳动能力鉴定后怎么申请赔偿
●劳动能力鉴定完毕后怎么获取赔偿
●劳动能力鉴定后有赔偿吗
●劳动能力鉴定之后怎么办
●劳动能力鉴定结果出来之后赔偿款由谁来算
●劳动能力鉴定出来后多久拿到赔偿
来源:中国法院网-劳动能力鉴定后15日怎么算,劳动能力鉴定完毕多久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