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能力鉴定评定标准
劳动能力鉴定评定标准是用于确定劳动者因工伤、职业病等导致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准则。
在劳动功能障碍方面,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一级意味着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生活完全或大部分不能自理;十级则是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无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或者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评定主要依据进食、翻身、大小便、穿衣及洗漱、自主行动五项条件来综合判断。
劳动能力鉴定评定需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执行,由专业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组织专家,依据医学检查、诊断等资料,结合劳动者的实际情况,客观公正地作出评定结论,以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合理确定其应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等相关权益。
二、劳动能力鉴定赔偿怎么拿到手
要拿到劳动能力鉴定后的赔偿,通常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是确认赔偿主体。明确用人单位是否已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若已缴纳,部分赔偿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部分由用人单位支付;若未缴纳,全部赔偿责任由用人单位承担。
二是申请赔偿。劳动者携带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工伤认定决定书等相关材料,向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或用人单位提出赔偿申请。如申请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需按规定填写申请表并提交材料;向用人单位主张停工留薪期工资等,应向单位提出书面申请或协商赔偿事宜。
三是协商或仲裁。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就赔偿金额、项目等达成一致,可签订赔偿协议并按协议履行。若协商不成,劳动者可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通过仲裁裁决确定赔偿金额。若对仲裁结果不服,还可向法院提起诉讼。待确定赔偿金额后,即可依法拿到相应赔偿。
三、劳动能力鉴定评级就可以赔偿吗
劳动能力鉴定评级后,一般情况下可以获得相应赔偿,但并非绝对。具体分析如下:
其一,若职工是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评级的,且所在单位依法缴纳了工伤保险,那么可依据鉴定等级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相关费用,比如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用人单位也需承担相应责任,如停工留薪期工资等。
其二,若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那么本应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费用将由用人单位承担,职工同样可按鉴定等级向用人单位主张赔偿。
其三,若劳动能力鉴定评级并非是基于工伤原因,而是其他非工伤情形,比如自身疾病导致的劳动能力受损等,此时一般不能按照工伤赔偿标准获得赔偿,但可能符合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赔偿或补偿情形,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总之,劳动能力鉴定评级后能否赔偿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劳动能力鉴定评定标准(2014年)
●劳动能力鉴定评定标准是什么
●劳动能力鉴定评定标准及赔偿标准
●劳动能力鉴定评定标准肺癌
●劳动能力鉴定评定标准细分依据
●劳动能力鉴定评定标准最新
●劳动能力鉴定评定标准表
●劳动能力鉴定评定标准是什么
●劳动能力鉴定的标准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细则
●劳动能力鉴定 赔偿
●劳动能力鉴定后赔偿金是谁支付
●劳动能力鉴定结果出来之后赔偿款由谁来算
●劳动能力鉴定结果出来以后,申请赔偿多长时间开庭
●劳动能力鉴定结果出来后如何办理赔偿金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赔偿
●劳动能力鉴定赔偿公式
●劳动能力鉴定后谁来赔偿费用
●劳动能力鉴定后如何申请赔偿
●劳动能力鉴定如何赔偿
来源:临律-劳动能力鉴定评级就可以赔偿吗,劳动能力鉴定等级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