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伤残疾评定等级标准
工伤残疾评定等级标准主要依据《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 16180)。具体如下:
一级伤残: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完全或大部分不能自理。例如,极重度智能损伤等。
二级伤残: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比如,重度智能损伤等。
三级伤残: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四级伤残: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可以自理。
五级伤残:器官大部缺损或明显畸形,有较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
六级伤残:器官大部缺损或明显畸形,有中等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
七级至十级伤残:依次伤残程度和对生活影响程度逐渐减轻,主要涉及身体各部位的功能障碍、部分缺损等情况。评定需综合多方面因素,由专业机构进行。
二、工伤认定的范畴有哪些
工伤认定范畴主要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具体如下:
一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例如在车间操作机器时因机器故障受伤。
二是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比如上班前准备生产工具、下班后清理工作场地时受伤。
三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像保安在执勤时遭遇不法分子袭击。
四是患职业病的。例如长期在粉尘环境下工作导致的尘肺病。
五是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比如出差途中因公务遭遇交通事故。
六是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此外,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等特殊情况,也可视同为工伤。
三、工伤认定的难点和困惑
工伤认定存在一些难点和困惑,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劳动关系认定难。部分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或存在劳动派遣、转包分包等复杂用工形式,导致确定双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存在争议,影响工伤认定的启动。例如一些建筑行业中层层转包,劳动者难以确定实际用人单位。
其二,证据收集难。劳动者在申请工伤认定时,需提供事故发生的相关证据,如证人证言、医疗诊断证明等。但在实际中,部分证据可能因各种原因难以获取。比如一些小型企业管理不规范,没有留存工作记录等资料,劳动者也可能因缺乏法律意识未及时收集证据。
其三,特殊情形认定难。对于一些特殊的工作场景和伤害情况,如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等,“上下班途中”“非本人主要责任”等具体情形的界定存在模糊性,容易引发争议。
其四,认定程序繁琐。工伤认定涉及多个部门和环节,申请、受理、调查核实等程序耗时较长,增加了劳动者的维权成本和时间成本。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工伤残疾评定等级标准最新
●工伤残疾评定等级标准表
●工伤残疾等级评定标准及赔偿标准
●工伤残疾评定等级标准是多少
●工伤残疾程度鉴定标准
●工伤残等级鉴定标准
●工伤残评定标准一览表
●工伤残疾评定等级标准表
●工伤伤残等级评
●工伤评残等级标准和补偿
●工伤认定的范畴有哪些内容
●工伤认定的范畴有哪些呢
●工伤认定的范围主要包括哪几种
●工伤认定的依据是什么
●工伤认定有几种
●工伤认定范围的定义
●工伤认定的含义
●工伤认定标准包含哪三方面内容
●工伤的认定情形有哪些?
●工伤认定范围的十种情形
来源:头条-工伤认定的难点和困惑,工伤认定工作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