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伤如何鉴定伤残
工伤伤残鉴定需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是确认申请时间。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或者停工留薪期满(含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延长期限),可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二是准备申请材料。通常需提供工伤认定决定书原件及复印件,有效的诊断证明、按照医疗机构病历管理有关规定复印或者复制的检查、检验报告等完整病历材料,工伤职工的居民身份证或者社会保障卡等其他有效身份证明原件和复印件等。
三是提出申请。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按要求填写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
四是进行鉴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申请后,会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
五是领取鉴定结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并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二、工伤工资按底薪发是否合理
工伤工资按底薪发是不合理的。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这里的“原工资福利待遇”并非仅指底薪,而是指职工在受伤前正常工作状态下所享受的全部工资福利待遇。
具体来说,工资一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例如,职工在正常工作时,除了底薪外,还有绩效奖金、岗位津贴等收入,在停工留薪期内,这些收入都应正常发放。因为职工因工伤暂停工作,并非自身原因导致无法正常提供劳动,其应得的收入不应减少。
若用人单位仅按底薪发放工伤工资,属于未足额支付工资的违法行为。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要求其按照法律规定支付足额的工伤工资;若协商不成,可申请劳动仲裁或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对工伤认定结果不服该如何做
若对工伤认定结果不服,可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一是申请行政复议。职工或者其近亲属、用人单位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工伤认定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作出工伤认定决定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同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复议机关会对工伤认定的事实依据、法律适用等进行全面审查,并作出复议决定。
二是提起行政诉讼。若对行政复议结果仍不满意,或者不选择行政复议,也可在收到工伤认定决定书之日起6个月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事实证据,对工伤认定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和判断。
在准备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时,需要收集和整理相关证据,例如医疗诊断证明、事故现场的相关材料、证人证言等,以支持自己的主张。同时,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期限进行申请和诉讼,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工伤如何鉴定伤残等级
●工伤如何鉴定伤残等级图片及价格
●工伤鉴定伤残9级到残联能享受什么待遇
●工伤鉴定伤残等级单位可以推翻吗
●工伤鉴定伤残一般几个月才鉴定
●工伤鉴定伤残十级应赔偿多少钱?
●工伤鉴定伤残鉴定有什么区别
●工伤如何鉴定伤残等级图片及价格
●工伤鉴定伤残标准
●工伤鉴定伤残的流程
●工伤工资是底薪吗
●工伤期间底薪怎么算
●工伤工资按最低标准发放是否合法
●工伤工资是按当地最低发放吗
●工伤赔偿是按底薪赔吗
●工伤底薪一个月多少钱
●工伤工资按基本工资发放吗?
●工伤期间工资是按底薪算的吗
●受工伤期间工资按最低底薪怎么办
●工伤底薪怎么算
来源:中国法院网-对工伤认定结果不服该如何做,对工伤认定不服的救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