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鉴定的时间规定有哪些,工伤保险死亡赔偿标准是多少

劳动纠纷 编辑:毕昭建

一、工伤鉴定的时间规定有哪些

工伤鉴定时间规定主要涉及申请时间和作出鉴定结论时间两方面:

申请时间:

一是单位申请时间。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如果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二是特殊情况下职工及其近亲属、工会组织申请时间。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作出鉴定结论时间:一般情况下,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二、工伤保险死亡赔偿标准是多少

工伤保险死亡赔偿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丧葬补助金。标准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例如,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5000元,那么丧葬补助金就是30000元。

二是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国家统计局会公布上一年度相关数据,以此确定具体金额。

三是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具体比例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

需注意,具体赔偿数额会因地区经济水平、职工工资等因素有所差异,实际赔偿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当地规定执行。

三、工伤认定时间超过一年怎么办

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申请工伤认定的时间是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而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申请工伤认定的时间是1年。若超过1年未申请工伤认定,需分情况处理:

一是存在不可抗力等正当理由。比如因自然灾害、社会突发事件等不可抗力因素,或者存在有权机关出具的证明材料证实并非自身原因导致超过申请期限等,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工伤认定申请期限内,仍可申请工伤认定。

二是不存在正当理由。这种情况下,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一般不再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但如果是用人单位原因导致超过申请期限,给职工造成损失的,职工可要求用人单位承担相应赔偿责任,通过民事诉讼等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要求用人单位赔偿因未及时申请工伤认定而无法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等损失。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工伤鉴定的时间规定有哪些内容

工伤鉴定的时间规定有哪些要求

工伤鉴定规定的时间是什么

工伤鉴定的时间规定有哪些呢

工伤鉴定的时间期限

工伤鉴定的时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工伤鉴定时间期限是多久

工伤鉴定的时间规定有哪些要求

工伤鉴定鉴定时间

工伤鉴定最佳时间

工伤保险死亡赔偿标准是多少钱

工伤保险死亡赔付标准

工伤保险死亡赔偿标准2020最新工伤赔偿标准

工伤死亡保险能赔多少钱

工伤保险死亡赔偿标准一览表

工伤保险死亡赔偿范围

工伤保险死亡赔偿流程

工伤保险死亡赔付给谁

工伤保险死亡赔付金额

工伤保险 死亡赔偿

来源:临律-工伤认定时间超过一年怎么办,工伤认定超过一年法律如何规定的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