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业单位工伤鉴定标准
事业单位工伤鉴定标准参照国家统一的工伤鉴定标准执行,主要依据《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16180)。具体如下:
一是一级伤残,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完全或大部分不能自理。例如极重度智能损伤等。
二是二级伤残,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比如重度智能损伤等。
三是三级伤残,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四是四级伤残,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可以自理者。
五到十级伤残则依次在器官缺损、功能障碍等方面程度逐渐减轻。
需要注意的是,工伤鉴定需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职工的具体伤情、医疗诊断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评定,以确定最终的伤残等级。
二、体制内走工伤有工资吗
体制内职工走工伤程序期间是有工资的。具体情况如下: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这里的“原工资福利待遇”,通常是指职工在受伤前正常出勤情况下的工资及相应福利待遇。比如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奖金等。
需要注意的是,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若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但此时可能不再享受停工留薪期的工资待遇。总之,体制内职工走工伤在规定的停工留薪期内,工资待遇是有保障的。
三、超过60岁吧工伤怎么赔偿
超过60岁的人员工伤赔偿问题,需分情况讨论:
一是若该人员未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且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这种情况下,可按照一般工伤赔偿流程进行。首先要进行工伤认定,由用人单位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申请,认定为工伤后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根据鉴定结果确定伤残等级。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具体数额根据伤残等级和当地相关标准计算。
二是若该人员已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与用人单位形成的是劳务关系。此时不能按照工伤赔偿处理,而是根据双方过错承担相应责任。一般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解决,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等实际损失,需提供相关证据证明损失的具体数额。总之,超过60岁人员工伤赔偿需明确其与用人单位的关系,再确定赔偿途径和标准。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事业单位工伤鉴定标准最新
●事业单位工伤鉴定标准是什么
●事业单位工伤鉴定流程
●事业单位工伤鉴定标准2020
●事业单位工伤认定标准
●事业单位工伤鉴定需要什么材料,怎么走流程的
●事业单位工伤评残待遇
●事业单位工伤鉴定标准是什么
●事业单位工伤怎么算
●事业单位工伤鉴定后怎么进行补偿
●体制内走工伤有工资吗怎么算
●体制内走工伤有工资吗知乎
●体制内走工伤有工资吗多少钱
●体制内工伤报销?
●编制内工伤
●体制内的职工
●体制内的工作工资
●体制内会扣工资吗
●在体制内工作会被开除吗
●公务员有工伤
来源:中国法院网-超过60岁吧工伤怎么赔偿,超过60周岁工伤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