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能不能拿到赔偿,什么样的是医疗事故

劳动纠纷 编辑:齐可莉

一、医疗事故能不能拿到赔偿

医疗事故赔偿主要包括以下这些项目:

1.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2.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3.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4.陪护费: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5.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6.残疾用具费:因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凭医疗机构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

7.丧葬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计算。

二、什么样的是医疗事故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存在未尽到应有的注意义务或措施不当、治疗态度消极、延误时机、告知错误、误诊漏诊、弄虚作假、错误干预等不良行为,导致患者智力、身体受到不应有的损害,或延误治疗时机,致使病情加重或死亡,造成患者生命财产有额外损失的情况。

这些医务人员的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和职业操守,给患者带来了伤害和痛苦。因此,法律对医疗事故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和制裁,以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如果患者认为自己遭遇了医疗事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三、遇到工伤怎么谈业务赔偿

当劳动者因公负伤时,通常由工伤保险基金依法赔付其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康复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等,而用人单位则需要依法赔偿劳动者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等费用。

不过,具体的赔偿情况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比如说,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劳动者: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分别为27个月、25个月、23个月和21个月的本人工资。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分别为本人工资的90%、85%、80%和75%。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六级伤残的劳动者: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分别为18个月和16个月的本人工资。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分别为本人工资的70%和60%,同时用人单位要为其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如果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还需要补足差额。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劳动者: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分别为13个月、11个月、9个月和7个月的本人工资。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医疗事故能不能拿到赔偿金

医疗事故可以要求赔偿哪些费用

医疗事故能告赢吗

医疗事故会赔偿吗

医疗事故能立案吗

医疗事故可以起诉吗

医疗事故能打赢官司吗

医疗事故可以要求赔偿哪些费用

医疗事故有赔偿吗

医疗事故能赔多少

什么样的医疗事故会判刑

什么样的医疗事故会有刑事责任

什么样的医疗事故不能报考高级医师

什么样的医疗事故会被吊销执业药师证

什么样的医疗事故可以私了

什么样的医疗事故会吊销医师证

什么样的医疗事故会构成医疗犯罪

什么样的医疗事故对医生停止职业

什么样的医疗事故会被计入档案

什么样的医疗事故罪可以受到法律判决

来源:中国法院网-遇到工伤怎么谈业务赔偿,出工伤后怎么跟公司谈判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