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超过1年如何认定,工伤场子不给钱仲裁怎么办

劳动纠纷 编辑:朱思

一、工伤超过1年如何认定

工伤认定的申请时效一般为1年,从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算。但如果工伤超过1年仍未申请认定,分以下情况处理:

(一)存在正当理由的情况

如果是因为不属于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自身原因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1年申请期限内。例如,不可抗力因素,像自然灾害导致无法及时申请;用人单位原因,如用人单位故意隐瞒工伤事实、拒不提供工伤认定相关材料或者作出误导等行为,导致职工超过1年未能申请工伤认定。这种情况下,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可以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作出说明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经审核后如果认为符合要求,应当受理工伤认定申请。

(二)无正当理由的情况

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超过1年申请期限,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一般不再受理工伤认定申请。此时,职工若想获得相应赔偿等权益,可以通过与用人单位协商民事赔偿或者依据其他相关法律途径尝试解决,但在工伤认定程序上会存在障碍。

二、工伤场子不给钱仲裁怎么办

如果工伤场子不给钱而申请仲裁后,可按以下方式处理:

(一)仲裁过程中

1. 积极提供证据。这包括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作证、考勤记录等;证明工伤事实的证据,像医院诊断证明、工伤认定决定书等;以及有关损失数额的证据,例如医疗费用票据等。充分的证据有助于仲裁庭作出有利于自己的裁决。

2. 遵守仲裁程序。按照仲裁机构的要求参加庭审,进行陈述、举证、质证等环节。如果场子方面提出不合理的主张或者证据,要及时反驳。

(二)仲裁裁决之后

1. 若仲裁裁决场子支付相应的工伤赔偿款,而场子仍然拒不支付,可以依据仲裁裁决书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采取相应的执行措施,例如查询场子的银行账户并冻结划扣款项、查封场子的财产并进行拍卖等。

2. 如果对仲裁裁决结果不服,比如认为赔偿数额过低等情况,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途径进一步维护自己的权益。

三、工伤超过1年怎么办

如果工伤超过1年,情况较为复杂。

(一)特殊情况可申请工伤认定

1. 若不是职工自身原因导致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期限,例如不可抗力因素或者用人单位的原因,职工仍然可以申请工伤认定。在这种情况下,职工需要提供相关证据证明逾期申请并非自身过错。

2. 如果有足够证据证明符合特殊情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经调查核实后,有可能受理并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二)通过民事侵权诉讼索赔

1. 即使不能进行工伤认定,但是如果职工的受伤是因为第三人侵权造成的,那么可以向第三人提起民事侵权诉讼,要求第三人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比如医疗费、误工费等赔偿项目。

2. 这种民事赔偿的范围和标准与工伤保险赔偿有所不同,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无法获得工伤保险特有的一些补偿,例如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

所以,工伤超过1年并不意味着职工完全丧失获取赔偿或补偿的机会,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相应的救济途径。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工伤超过1年如何认定伤残

工伤超过1年如何认定赔偿

工伤超过1年还能认定工伤吗

工伤超过1年怎么办

工伤超过一年怎么申请工伤认定

工伤超一年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获得赔偿

工伤超过一年之后还能认定吗

工伤超过1年如何认定赔偿

工伤超过一年可以申请吗

认定工伤超过一年怎么办?

工伤场子不给钱仲裁怎么办呢

工伤仲裁了还是不给钱怎么办

工伤期间不发工资申请仲裁有时效吗

工伤劳动仲裁公司不赔偿怎么办

工伤仲裁下来了,老板不赔钱怎么办

工伤仲裁后单位不赔偿还起诉为什么?

工伤不赔钱可以劳动仲裁吗

工伤工资不发到劳动仲裁需要留什么证据

工伤不仲裁可以起诉吗

工伤后公司不赔偿也不配合劳动仲载

来源:头条-工伤超过1年怎么办,工伤超过1年还能认定工伤吗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