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伤不给工资怎么给津贴
若遭遇工伤后用人单位不给工资及津贴,劳动者可通过以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首先,收集证据。准备劳动合同、医疗诊断证明、工伤认定决定书、工资条、考勤记录等,这些材料将用于证明劳动关系、工伤事实以及工资待遇情况。
其次,与用人单位协商。主动与单位沟通,明确指出其支付工资和津贴是法定义务,要求按规定支付。协商过程中注意留存记录,如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
若协商无果,可申请劳动仲裁。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详细说明工伤情况、工资及津贴未支付的事实与诉求。仲裁委受理后会安排开庭审理,劳动者应按时参加,充分陈述观点并出示证据。
若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依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公正判决,若用人单位仍不履行判决,劳动者可申请强制执行,以确保应得的工资和津贴得以支付。
在工伤期间,工资福利待遇应保持不变,用人单位有义务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要积极依法维权,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二、工人工伤后公司克扣工资咋办
当工人遭遇工伤后公司克扣工资的情况,可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一是与公司协商。工人可与公司相关负责人沟通,明确指出公司克扣工资的行为违反法律规定,要求公司按照正常工资标准发放工资,并提供相应的工伤治疗和恢复期间的保障。协商过程中注意保留沟通记录。
二是申请劳动仲裁。若协商无果,工人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准备好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伤认定决定书、医疗诊断证明、工资发放记录等,以证明自己的工伤情况以及公司克扣工资的事实。仲裁委员会将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裁决。
三是提起诉讼。若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工人还可在规定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诉讼的方式,要求公司支付克扣的工资,并可主张相应的经济补偿等合法权益。在整个过程中,工人要注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积极收集和保留证据。
三、工伤认定下来了是保险公司赔吗
工伤认定下来后,赔偿责任主体不一定是保险公司,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若用人单位依法为职工缴纳了工伤保险,那么工伤保险基金将承担部分赔偿项目,比如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在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工伤保险的经办机构)会按规定进行赔付。
然而,并非所有赔偿都由工伤保险基金承担。例如,停工留薪期工资福利待遇、解除劳动关系时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是由用人单位负责支付。
若用人单位未依法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那么原本应由工伤保险基金承担的赔偿项目,也都要由用人单位自行承担赔偿责任,此时不存在保险公司赔付环节。
总之,工伤认定后的赔偿责任主体可能是工伤保险基金(对应保险公司赔付情况)、用人单位,或二者皆有,关键在于用人单位是否依法参保及具体的赔偿项目规定。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工伤不给工资怎么给津贴呢
●工伤不给工资怎么办
●工伤期间不给工资向哪个部门投诉
●工伤不给发工资怎么办找谁劳动局吗
●工伤不发工资找谁
●工伤不给工资我去哪投诉
●工伤待遇单位不发工资怎么办
●工伤不给工资怎么办
●工伤不发工资找哪行政单位
●工伤单位不给工资
●工伤期间公司克扣工资
●工伤公司扣工资怎么办
●工伤扣钱能不能扣工资
●单位员工工伤扣发工资吗
●工伤公司扣钱
●克扣职工工伤赔偿款
●工伤期间单位克扣工资怎么办
●工伤被扣工资怎么解决
●单位工伤期间给我扣工资
●发生工伤后单位扣钱怎么办
来源:中国法院网-工伤认定下来了是保险公司赔吗,工伤认定是保险公司赔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