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步骤怎么走,工伤认定不允许辞职

劳动纠纷 编辑:凤佳诗

一、工伤认定步骤怎么走

工伤认定一般有以下步骤:

(一)申请时间

1. 单位申请时间: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2. 特殊情况:如果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二)申请材料

1. 工伤认定申请表。

2. 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如劳动合同、工资发放记录等。

3. 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三)认定受理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会在15日内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材料完整的,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材料不完整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要求申请人补充材料。

(四)调查核实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有可能根据需要对申请人提供的证据进行调查核实。

(五)作出认定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出具《认定工伤决定书》或者《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

二、工伤认定不允许辞职

工伤认定期间不允许辞职这种说法不完全准确。

一方面,如果员工在工伤认定期间提出辞职是员工的权利。但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对于工伤认定和后续赔偿的影响。辞职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伤赔偿的协商和获取过程。因为员工在职期间,单位有更多的责任和义务配合工伤认定及后续的相关事宜,如提供工作环境、工作流程等相关证据等。一旦辞职,单位可能会在某些方面出现配合不积极的情况。

2. 工伤保险待遇方面。在某些地区和情况下,如果辞职,可能会影响到部分工伤保险待遇的享受。例如一些需要以在职状态为前提的康复治疗报销或者伤残津贴等相关待遇可能会发生变化。

另一方面,从单位角度看,单位不能以工伤认定为由阻止员工辞职。员工辞职遵循正常的辞职流程,提前通知单位等法定要求即可。不过单位也有责任在员工工伤认定期间配合完成相关工作,并且按照法律规定承担相应的工伤赔偿责任。

三、工伤认定部位只以首诊为准吗

工伤认定部位并非只以首诊为准。

一方面,首诊记录在工伤认定部位中是重要的参考依据。首诊时医生对受伤职工的初步检查、诊断结果等能够反映出职工受伤当时的基本状况,比如受伤的大致部位、损伤类型等,对后续的工伤认定有着初始的指向性作用。

另一方面,随着伤情的发展或者进一步检查发现的情况也会被纳入考量。如果后续发现存在首诊时未发现的受伤部位,且该部位的损伤与工伤事故存在因果关系,也应当认定为工伤部位。例如,在首诊时可能只发现了体表的擦伤,但经过后续的深入检查,发现还有内部器官的损伤,这种情况下内部器官损伤也属于工伤认定的范围。

同时,医疗的会诊意见、专业的检查报告等都可作为确定工伤认定部位的依据,而不是单纯局限于首诊结果。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工伤认定流程怎么走

工伤认定怎么做?

工伤认定的流程图

工伤认定怎么认定的

工伤认定怎么认定的

工伤认定程序六步走

工伤认定标准流程

工伤认定怎么做?

工伤认定是怎么一个流程

工伤认定的步骤

工伤认定不允许辞职怎么办

工伤认定不允许辞职吗

工伤认定不允许辞职的情形

工伤辞职不批准怎么办

工伤认定期间辞职可以获得赔偿吗

工伤辞职单位不同意怎么办

工伤不辞职能全部赔偿吗?

工伤不辞职可以拿到另外两种钱吗?

工伤不辞职的好处

我受了工伤不想走工伤认定可以吗

来源:头条-工伤认定部位只以首诊为准吗,工伤首诊是唯一证据吗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