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康复期是否属于停工留薪期,工伤康复费用如何算

劳动纠纷 编辑:谈文军

一、工伤康复期是否属于停工留薪期

工伤康复期不一定属于停工留薪期,二者存在一定区别。

停工留薪期,是指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期间。其主要目的是保障职工在治疗工伤期间的基本权益,包括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等。一般是从受伤开始到伤情相对稳定时止。

工伤康复期则侧重于对工伤职工功能障碍的恢复和治疗。在实际情况中,如果工伤康复期是在伤情尚未稳定,仍需要继续接受治疗以促进恢复的阶段,且该阶段符合停工留薪期的相关规定,那么此阶段的工伤康复期可属于停工留薪期。但如果伤情已经相对稳定,进入主要是进行康复训练、功能恢复等后续阶段,此时的工伤康复期通常就不属于停工留薪期。

总之,判断工伤康复期是否属于停工留薪期,关键要看职工的伤情状态以及是否符合停工留薪期的法定条件。

二、工伤康复费用如何算

工伤康复费用的计算较为复杂,需依据具体情况确定。

一般而言,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康复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在康复期间,职工的停工留薪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的,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职工因工伤需要安装辅助器具的,所需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若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在此期间职工发生工伤的,工伤康复费用等相关费用由用人单位支付。

此外,对于康复过程中可能涉及的交通、食宿等费用,不同地区规定有所不同。有些地区会按照一定标准给予补贴,具体数额以当地政策为准。职工或其家属应妥善保留相关费用的票据等凭证,以便顺利进行费用结算与报销。

三、工伤康复期单位把社保停了怎么办

单位在工伤康复期停缴社保的行为是违法的。工伤职工在康复期仍处于工伤保障范畴,单位有义务持续为其缴纳社保。

若遇到这种情况,职工可采取以下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第一,与单位沟通协商。向单位说明停缴社保的违法性以及对工伤职工权益的损害,要求其恢复正常缴纳,并承担因停缴导致的潜在不利后果。

第二,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准备好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伤认定决定书、社保停缴证明等,向当地劳动监察机构反映情况。劳动监察部门有权责令单位改正违法行为,补缴社保费用。

第三,申请劳动仲裁。若与单位协商无果,可向劳动仲裁委提出仲裁申请,诉求单位恢复社保缴纳,赔偿因停缴社保给职工造成的损失,如影响工伤后续报销等产生的费用。

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单位不得随意侵犯。职工应积极运用法律手段,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工伤康复期是否属于停工留薪期内

工伤康复期与停工留薪待遇

员工工伤康复期工资怎么发放

工伤康复期工资待遇

工伤康复期时间谁定

工伤康复期可以辞退吗

工伤康复期间有什么补偿

工伤康复期与停工留薪待遇

工伤康复治疗期

工伤康复期可以申请伤残鉴定吗

工伤康复费用如何算的

工伤康复费用怎么算

工伤康复费用赔偿标准

工伤康复治疗费怎么算

工伤职工康复费用

工伤赔偿康复费

工伤期间康复费用单位应该出吗

工伤赔偿康复治疗费

工伤 康复费用

工伤康复费用由谁承担

来源:临律-工伤康复期单位把社保停了怎么办,工伤康复期间被辞退怎么办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