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没工伤认定书能立案吗
在工伤案件中,没有工伤认定书一般情况下劳动争议仲裁委或法院不会直接立案处理。
工伤认定是确定劳动者所受伤害属于工伤范畴的法定程序和关键依据。劳动仲裁委和法院在受理涉及工伤纠纷案件时,通常将工伤认定书作为重要的前置条件。这是因为只有经过法定认定程序确定为工伤,才能明确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伤害负有相应责任,后续诸如工伤赔偿等纠纷处理才有基础。
不过,存在特殊情形。若劳动者有初步证据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且所受伤害符合工伤特征,虽未取得工伤认定书,仲裁委或法院可能根据具体情况,如先受理案件,同时要求劳动者在一定期限内完成工伤认定,再依据认定结果继续审理案件。但这种情况相对少见。所以,建议劳动者先按规定申请工伤认定,以确保案件能顺利进入后续法律程序。
二、六十一岁工伤十级怎么赔偿
61岁劳动者工伤十级赔偿,需依具体情况确定。首先,61岁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若未办理退休且与单位存在劳动关系,按正常工伤赔偿程序处理。
十级工伤赔偿项目主要有:一是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是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规定。
若已办理退休手续返聘工作受伤,一般不认定为工伤,而是按劳务关系处理,通过民事诉讼要求单位承担相应人身损害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残疾赔偿金等,需根据实际损失及责任划分确定赔偿金额。
赔偿需明确劳动者具体情况,收集相关证据,通过合法途径主张权益。
三、没工伤认定书能做劳动鉴定吗
一般情况下,没有工伤认定书不能做劳动能力鉴定。
工伤认定是劳动能力鉴定的前置程序。劳动能力鉴定是对因工伤导致的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进行等级评定,而工伤认定确定了劳动者所受伤害属于工伤范畴,这是启动劳动能力鉴定的基础。只有经认定为工伤,表明伤害与工作存在因果关系且符合工伤认定条件后,才能进入劳动能力鉴定环节,以确定因工伤造成的劳动能力受损程度。
不过存在特殊情况,若属于《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视同工伤情形,虽未经正式工伤认定程序,但在特定情形下,例如已通过其他法定途径明确伤害性质与工伤关联,经过法定程序和相关部门审核批准,有可能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但这在实践中较为少见。总之,通常需先取得工伤认定书才能开展劳动能力鉴定工作。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没工伤认定书算不算工伤
●没有工伤认定书可以起诉吗
●没工伤认定书可以做工伤鉴定吗
●如果没有工伤认定书能认定为工伤吗?
●没有工伤认定书
●没工伤认定书怎么赔偿
●没有工伤认定书能否申请仲裁
●没有工伤认定书可以起诉吗
●没有工伤认定可以算工伤吗
●没有工伤认定可以打官司吗
●六十一岁工伤十级怎么赔偿的
●60岁工伤十级伤残一共赔多少
●六十岁以上工伤赔偿标准
●61岁工伤怎么赔偿
●61岁工伤赔偿标准
●62岁工伤十级能赔多少钱
●六十岁以上工伤
●超过60岁工伤赔偿标准10级伤残
●六十一岁能认定工伤吗?
●66岁工伤十级伤残怎么赔付
来源:中国法院网-没工伤认定书能做劳动鉴定吗,没有工伤认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