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能力鉴定需要做吗,劳动能力鉴定成功后的费用谁承担

劳动纠纷 编辑:萧爽

一、劳动能力鉴定需要做吗

劳动能力鉴定是否需要进行,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如果劳动者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在经过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那么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是很有必要的。

劳动能力鉴定具有多方面重要意义。其一,能准确确定劳动者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为工伤待遇的确定提供关键依据。通过鉴定结果,劳动者可依法享受相应的伤残津贴、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工伤待遇,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其二,有助于用人单位合理安排工作岗位和劳动强度。若劳动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用人单位可据此调整工作,以保障生产经营正常进行。

然而,若劳动者受伤较轻,经诊断治疗后未对劳动能力产生明显影响,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那么可能无需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总之,劳动者可结合自身实际受伤情况、恢复程度及与用人单位协商等情况,综合判断是否有必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二、劳动能力鉴定成功后的费用谁承担

劳动能力鉴定成功后的费用承担问题,需区分不同情况:

1.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若职工参加了工伤保险,且鉴定属于因工伤导致劳动能力受损。那么,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劳动能力鉴定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2.用人单位承担:

-用人单位未依法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在此情况下发生的劳动能力鉴定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这是由于用人单位违反法定义务,导致职工无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理应承担相应费用。

-职工进行劳动能力复查鉴定,若复查鉴定结论比初次鉴定结论加重,复查鉴定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若复查鉴定结论比初次鉴定结论减轻或无变化,复查鉴定费用则由用人单位承担。

3.申请人承担:职工或其近亲属、用人单位单独申请劳动能力再次鉴定,若再次鉴定结论与初次鉴定结论一致,再次鉴定费用由申请人承担。

三、劳动能力鉴定是怎么回事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则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其目的在于准确判断劳动者因工伤或职业病等导致的劳动能力受损程度,为工伤职工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提供依据。

进行劳动能力鉴定,需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鉴定委员会会组织专家,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评定。

若对初次鉴定结论不服,可在规定时间内向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级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劳动能力鉴定是保障工伤职工合法权益、合理确定工伤保险待遇的重要环节。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劳动能力鉴定需要做吗?

劳动能力鉴定需要做吗多少钱

劳动能力鉴定是必须要做吗

劳动能力鉴定需要做吗现在

劳动能力鉴定还需要医院检查吗

劳动能力鉴定要交什么材料

劳动能力鉴定需要费用吗

劳动能力鉴定需要做吗多少钱

劳动能力鉴定需要花钱吗

劳动能力鉴定需要准备什么

劳动能力鉴定成功后的费用谁承担呢

劳动能力鉴定结果出来后怎么赔偿

劳动能力鉴定之后怎么走流程

劳动能力鉴定的费用谁出

劳动能力鉴定后有什么好处

劳动能力鉴定做完后怎么走赔偿

劳动能力鉴定做了以后多久能出结果

劳动能力鉴定后谁来赔偿费用

劳动能力鉴定出来了怎么申请赔偿

劳动能力鉴定之后的流程

来源:头条-劳动能力鉴定是怎么回事,劳动能力鉴定都鉴定什么内容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