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签劳动合同是否能确认工伤认定,劳动者发生工伤事故后该怎么处理

劳动纠纷 编辑:滕言仪

一、没签劳动合同是否能确认工伤认定

没签劳动合同也能确认工伤认定,具体分析如下:

(一)事实劳动关系的存在。虽然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同样受劳动法律法规保护。可通过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等证据来证明事实劳动关系的存在。比如,用人单位每月向劳动者银行账户转账支付工资,这一记录就能作为证明劳动关系的有力证据。

(二)申请工伤认定的程序。劳动者可先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确认劳动关系,取得确认劳动关系的裁决或判决后,再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根据提交的材料,包括劳动关系证明、医疗诊断证明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审核认定。

总之,没签劳动合同不影响工伤认定,关键在于证明事实劳动关系的存在,劳动者应注意收集和保留相关证据,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劳动者发生工伤事故后该怎么处理

劳动者发生工伤事故后,可按以下步骤处理:

(一)及时救治。发生工伤事故后,应立即送往附近的医疗机构进行救治,确保受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避免伤情恶化。

(二)报告单位。劳动者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应及时将工伤事故告知用人单位,用人单位需在规定时间内,一般是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特殊情况经批准可适当延长。若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申请,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在1年内直接申请。

(三)进行工伤认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根据相关材料和调查情况,确定是否属于工伤。

(四)劳动能力鉴定。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确定伤残等级。

(五)享受工伤待遇。根据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结果,劳动者可依法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医疗费用报销、伤残津贴等。若用人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相关费用由用人单位支付。

三、劳务关系受伤是不是能认定为工伤

劳务关系中受伤一般不能认定为工伤。

工伤认定的前提是存在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的一种稳定、长期的雇佣关系,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管理、指挥和监督,劳动者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双方存在隶属关系。而劳务关系是指提供劳务一方与接受劳务一方按照约定,由提供劳务一方提供劳务,接受劳务一方支付报酬的民事关系,双方地位平等。

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等情形,经法定程序可认定为工伤,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但在劳务关系中,提供劳务者在提供劳务过程中遭受人身损害的,应按照民事侵权责任的相关规定处理,由接受劳务一方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因此,若为劳务关系受伤,不能通过工伤认定程序认定为工伤,而是通过民事途径寻求赔偿。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没签劳动合同可以工伤认定吗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工伤认定程序

没签劳动合同怎么工伤认定

没签劳动合同可以申请工伤吗

没签劳动合同能算工伤吗

没有签劳动合同怎样认定工伤

没签劳动合同可以走工伤吗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工伤认定程序

没有签劳动合同怎么鉴定工伤

没有签劳动合同可以申请工伤吗

劳动者发生工伤谁担责

在劳动者发生工伤事故后

劳动者发生工伤用人单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劳动者出了工伤事故受法律保护吗?

劳动中出现工伤事故怎么赔偿

发生劳动工伤怎么办

工人发生工伤

发生工伤员工承担什么责任

劳动者出现工伤怎么办

职工发生劳动工伤

来源:头条-劳务关系受伤是不是能认定为工伤,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