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工伤没有劳动合同咋办
如果出工伤但没有劳动合同,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决:
(一)确认劳动关系
1. 收集证据。例如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工作证、服务证、考勤记录、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这些证据可以证明你与用人单位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
2. 申请劳动仲裁。凭借收集到的证据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请求确认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
(二)工伤认定
1. 在确认劳动关系之后,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 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三)赔偿
认定为工伤后,按照工伤赔偿标准要求用人单位进行赔偿。如果用人单位缴纳了工伤保险,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相应的费用;如果用人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所有工伤赔偿费用均由用人单位承担。
二、买了五险工伤怎么处理
如果买了五险发生工伤,按以下流程处理:
1. 工伤认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如果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3. 待遇支付。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完成后,可依据鉴定结果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医疗费用报销、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津贴等,这些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如果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则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三、人社局不认定工伤应该告人社局还是用人单位
如果人社局不认定工伤,既可以对人社局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视情况继续追究用人单位的责任。
(一)对人社局提起行政诉讼
1. 当人社局作出不认定工伤的决定时,若申请人认为该决定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比如人社局对事实认定错误、适用法律错误或者程序违法等情况,申请人有权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法院对人社局的决定进行审查并作出公正判决。
2. 在行政诉讼中,人社局需要对其作出不认定工伤的决定提供合法合理的依据,若其无法提供或者依据不充分,法院可能会撤销其决定并要求重新作出认定。
(二)追究用人单位责任
1. 如果事实上确实属于工伤,但人社局未认定,劳动者仍可依据劳动合同、侵权等相关法律关系要求用人单位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支付医疗费用、停工留薪期工资等。
2. 不过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可能会以人社局未认定工伤为由进行抗辩,但如果有足够证据证明属于工伤,用人单位仍应承担责任。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出了工伤没有劳动合同怎么办
●发生了工伤没有劳动合同那该怎么办
●工伤如果没有劳动合同走法律程序要多久
●工伤但没有劳动合同能有什么赔偿
●出工伤没签劳动合同应该怎么赔偿
●受了工伤没有合同怎么办
●如果受工伤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怎么办
●发生了工伤没有劳动合同那该怎么办
●工伤没劳动合同怎么办
●工伤没有劳动合同怎么赔偿
●买了五险出了工伤怎么赔
●买了五险出了工伤应得到补偿吗
●交了五险发生工伤之后有什么影响
●买了五险一金工伤怎么赔
●购买五险后,因工伤引起的所有费用可由工伤保险报销
●购买五险后因工伤引起的所有费用
●交过社保五险,出工伤都能报销什么?
●买了五险受伤住院工伤保院能不能报销
●有五险出了工伤该走医保还是工伤
●五险有工伤
来源:临律-人社局不认定工伤应该告人社局还是用人单位,社保局不认定工伤我再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