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生工伤后用人单位注销怎么办
发生工伤后用人单位注销,劳动者权益仍有保障途径:
第一,若用人单位注销时,股东等清算主体存在未依法清算、恶意处置公司财产等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劳动者可要求清算主体在造成损失范围内对工伤赔偿承担赔偿责任。比如清算时故意隐瞒工伤债务,劳动者有权追究其责任。
第二,若存在承继原用人单位权利义务的主体,如公司合并、分立后有新主体承接业务等情况,承继主体应承担相应的工伤赔偿责任。
第三,若用人单位在注销前参加了工伤保险,劳动者可依法从工伤保险基金中获得相应赔偿,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等按规定应由基金支付的项目。
第四,即便用人单位注销且无上述可追责主体,劳动者也可尝试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反映情况,寻求行政救助,劳动部门可协助核实情况并督促相关方解决问题,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
二、工伤没有评上等级公司可以开除吗
工伤未评上等级,公司通常不可以随意开除。
从法律角度,工伤职工依法享有相应权益保护。即便未评上等级,但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在停工留薪期内,公司不得解除劳动关系。这是对工伤职工基本权益的保障,旨在确保其在受伤治疗和恢复期间的生活稳定。
若停工留薪期已满,职工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公司需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职工本人或者额外支付职工一个月工资后,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需支付经济补偿。
然而,若工伤职工存在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等法定过错情形,公司依据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并遵循法定程序,可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总之,公司不能仅以工伤未评上等级为由开除职工,否则将面临法律风险,职工可通过劳动仲裁等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三、未认定上工伤怎么赔偿
若未被认定为工伤,赔偿情况需根据具体情形判断。
如果是因第三人侵权导致伤害,受害者可依据民事侵权责任向侵权人主张赔偿。赔偿范围涵盖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交通费、残疾赔偿金(若构成伤残)等。受害者需提供相应证据,证明侵权行为、损害结果以及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若是在工作过程中因用人单位存在过错造成伤害,即便未认定为工伤,用人单位也可能需承担一定民事赔偿责任。例如,因用人单位安全设施不完善等过错致使员工受伤。此时需依据双方过错程度来划分责任比例,进而确定赔偿数额。
另外,部分情形下,基于公平原则,用人单位可能需给予适当补偿。如员工因工作受伤,虽不符合工伤认定标准,但受伤与工作有一定关联,法院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判定用人单位给予一定补偿。
总之,未认定为工伤时,赔偿问题需综合多方面因素确定,通过协商或诉讼等途径解决。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劳动者受工伤但企业注销怎么办
●工伤后单位注销可以仲裁吗
●工伤认定后 公司注销 工伤保险待遇
●工伤后企业注销,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吗
●工伤后公司注销法院怎么裁
●发生工伤后公司注销逃避责任
●工伤认定后公司注销怎么办
●工伤后单位注销可以仲裁吗
●工伤公司注销可以直接追究法人
●工伤期间单位注销了怎么办
●工伤没有评上等级公司可以开除吗怎么赔偿
●工伤没有评上级别公司给不给赔偿
●工伤没评上等级还有什么用
●工伤没有评级有赔偿吗
●工伤没有评上伤残等级怎么赔偿
●工伤未评级企业能否辞退
●受了工伤没有评上伤级怎么办
●工伤没有评上级的有哪些赔偿
●工伤没评上级单位怎么赔
●工伤没评上等级怎么算
来源:临律-未认定上工伤怎么赔偿,未认定为工伤能否按侵权要求企业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