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鉴定了伤残还可以工伤认定吗,工伤鉴定级别及赔偿标准是什么

劳动纠纷 编辑:皮盈文

一、司法鉴定了伤残还可以工伤认定吗

司法鉴定了伤残后仍可进行工伤认定。

司法鉴定与工伤认定是不同的程序,有着不同的目的和适用范围。司法鉴定通常是在民事侵权等案件中确定伤残程度,以便计算赔偿等相关事宜;而工伤认定是基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由劳动行政部门依据工伤保险相关法规作出的认定。

即便已进行司法鉴定,只要符合工伤认定的条件,劳动者依然有权申请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认定一般需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一年内,由用人单位或劳动者及其近亲属、工会组织提出。申请时要提交相关材料,如劳动合同、医疗诊断证明等。

劳动行政部门受理申请后,会根据调查核实的情况作出是否属于工伤的认定决定。一旦认定为工伤,劳动者可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医疗费用报销、停工留薪期工资福利待遇、伤残津贴等,这与司法鉴定后的民事赔偿并不冲突,可共同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工伤鉴定级别及赔偿标准是什么

工伤鉴定级别分为一至十级。一级最重,十级最轻。具体鉴定依据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综合考虑器官损伤、功能障碍、医疗依赖等因素确定。

赔偿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医疗费,按实际发生的合理费用赔偿。

二是停工留薪期工资,职工因工伤需暂停工作接受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三是伤残补助金,一级伤残为27个月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以此类推,十级伤残为7个月本人工资。

四是伤残津贴,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85%等,由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前提是职工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

五是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或者30%。

此外,若职工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还可能有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赔偿。

三、司法鉴定和工伤认定哪个好些

司法鉴定与工伤认定并非简单的“哪个更好”的比较,二者适用场景和功能不同。

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它的范围广泛,涉及各类案件,包括民事侵权、刑事伤害等,目的在于为司法裁判提供专业依据,确定损伤程度、因果关系等。

工伤认定是指劳动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的行政确认行为。其主要针对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受到的伤害,旨在保障劳动者获得相应的工伤待遇,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若职工是在工作过程中遭受伤害,应优先进行工伤认定,因为工伤认定的程序和标准是专门针对工伤情形设计的,能让职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如医疗费用报销、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津贴等。

而在一些非工作场景受伤,或者工伤认定后因赔偿等问题产生纠纷需要进一步明确损伤情况时,司法鉴定可能会发挥作用,为解决争议提供更全面准确的专业判断。具体选择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司法鉴定了伤残还可以工伤认定吗

司法鉴定了还能工伤鉴定吗

司法鉴定可以作为工伤赔偿依据吗

司法鉴定能不能做工伤赔偿

司法鉴定后可以再鉴定吗

工伤后做了司法鉴定评残后还可以申请工伤吗

司法鉴定后还能和解吗

司法鉴定了还能工伤鉴定吗

做了司法鉴定还可以评残吗

司法鉴定可以鉴定工伤等级吗

工伤鉴定级别及赔偿标准是什么意思

工伤鉴定等级及赔偿标准

工伤鉴定等级及赔偿标准

工伤鉴定的级别是怎样定的

工伤鉴定等级对照表

工伤鉴定各级标准

工伤鉴定各级标准

工伤鉴定等级依据什么评

工伤鉴定等级赔偿标准2021

工伤鉴定级数及赔偿金额

来源:头条-司法鉴定和工伤认定哪个好些,工伤鉴定和司法伤残鉴定有什么区别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