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不签订合同,劳动合同试用期规定归纳

劳动纠纷 编辑:袁黛

一、试用期不签订合同

试用期不签订合同这种做法存在诸多法律风险和问题。

从法律规定来看,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即便在试用期,用人单位也必须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对于用人单位而言,不签订合同的不利后果主要有:一是支付双倍工资。若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二是面临劳动行政部门的责令改正及处罚,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用人单位改正,并处以罚款。

对于劳动者来说,不签订合同会使其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例如在工资待遇、工作时间、劳动保护等方面,一旦发生争议,劳动者可能因缺乏书面合同约定而处于不利地位。

因此,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劳动者,都应重视试用期合同的签订,以确保双方的合法权益都能得到充分保障。

二、劳动合同试用期规定归纳

劳动合同试用期相关规定归纳如下:

一是试用期期限。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二是试用期工资。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三是试用期内劳动关系解除。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等法定情形可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也可解除劳动合同。

总之,试用期规定旨在平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权益,保障劳动关系的稳定与和谐。双方均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劳动纠纷。

三、试用期辞工几天可以走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试用期辞工的离职时间分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劳动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里的“通知”并不局限于书面形式,口头通知也是有效的,但为避免后续纠纷,最好采用书面形式,如提交辞职信等,并保留好相关的送达凭证。这种情况下,自通知用人单位之日起满三日,劳动者即可离职,用人单位应依法为其办理离职手续,结算工资等。

二是如果用人单位存在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等违法情形,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可即时离职,并可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

总之,试用期辞工一般需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后离职,若用人单位存在法定违法情形,劳动者可随时离职。

来源:临律-试用期辞工几天可以走,试用期辞职多久可以拿到工资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