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伤怎么确定劳动关系
确定工伤劳动关系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劳动合同是直接证明劳动关系的有力证据,若存在书面劳动合同,能清晰表明双方的劳动关系。其次,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也很关键,比如工资条、银行工资转账记录、社保缴费明细等,可证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存在经济上的关联,进而推断劳动关系存在。再者,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证明身份的证件,也可作为劳动关系的佐证。还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以及考勤记录等,都对认定劳动关系有帮助。另外,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劳动关系,但证明力相对较弱。在没有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可综合这些证据来确定劳动关系,以保障劳动者在工伤情况下的合法权益。若双方对劳动关系存在争议,可通过劳动仲裁等法律程序,由仲裁机构或法院根据具体证据进行认定。
二、劳务合同工伤如何赔偿
劳务合同关系下员工遭受工伤,赔偿方式如下:
首先,需确认是否属于工伤范畴。应及时申请工伤认定,由劳动行政部门依据相关规定作出认定结论。
若被认定为工伤,根据伤残程度确定赔偿项目。一般包括医疗费,实报实销,用于治疗工伤的必要支出;停工留薪期工资,按照正常工作时的工资标准发放,保障员工因工伤无法工作期间的收入;护理费,根据护理依赖程度确定,以补偿护理所需费用;伤残补助金,依据伤残等级按规定支付,如十级伤残通常为一定月数的本人工资。
若造成员工残疾,还应支付伤残津贴,保障其后续生活。
赔偿责任方面,若劳务合同中有约定赔偿责任承担方式,依约执行;若无约定,雇主通常需承担主要赔偿责任。员工自身有过错的,可能会减轻雇主的赔偿责任。在赔偿过程中,双方可先协商解决赔偿事宜。若协商不成,员工可通过劳动仲裁或民事诉讼等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要求雇主支付相应的工伤赔偿款项。
三、外出打工工伤认定条件
外出打工工伤认定需满足以下条件:
一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比如在工厂流水线上正常作业时受伤。
二是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像上班前准备工具、下班后清理工作场地时受伤。
三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
四是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
五是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比如受单位指派外出洽谈业务遭遇车祸。
六是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
七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此外,还有视同工伤的情况,如在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虽不符合在48小时内死亡的条件,但经抢救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一旦满足上述条件,可依法申请工伤认定,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请问工伤如何确定
●工伤怎么断定
●工伤如何确认
●怎么确定工伤认定
●工伤怎么确认
●如何确认工伤
●如何确定工伤的责任
●工伤怎么断定
●怎样确定工伤
●工伤如何判断
●劳务合同工伤赔偿标准
●劳务合同工伤赔偿哪些赔偿
●劳务合同工伤赔偿标准一览表
●劳务合同工伤赔偿标准一般多少钱
●劳务合同工伤赔偿和劳动合同一样吗?
●劳务合同工伤赔偿标准跟劳动合同一样吗?
●劳务合同工伤赔偿吗
●劳务合同工伤赔偿最简单方法
●劳务合同工伤赔偿协商不成能申请劳动仲裁吗
●劳务合同工伤赔偿协议
来源:中国法院网-外出打工工伤认定条件,外出务工工伤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