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解除权如何行使
合同解除权的行使需遵循一定的规则和程序,具体如下:
其一,约定解除权的行使。若当事人在合同中事先约定了解除合同的条件,当该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向对方发出解除合同的通知,通知到达对方时,合同解除。通知应明确表明解除合同的意思,并说明依据的约定条款。
其二,法定解除权的行使。在符合法定解除情形,如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等情况下,解除权人同样需向对方发出解除通知。对方若有异议,可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
此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解除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需依照其规定办理相关手续。解除权应在合理期限内行使,若超过期限不行使,该权利可能消灭。在行使解除权后,当事人还需遵循相关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处理合同解除后的善后事宜,如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
二、合同解除权如何规定
合同解除权的规定主要涉及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两方面。
法定解除方面,根据相关法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是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是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三是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四是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五是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约定解除则是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当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需要注意的是,解除权的行使有一定期限。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若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自解除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不行使,或者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该权利同样消灭。
三、合同解除权是除斥期间吗
关于合同解除权的问题,实际上并无诉讼时效这一概念,仅有一个称之为除斥期间的名词。个人或团体(即当事人)唯有在特定的除斥期间内才能合法地行使合同解除权。除斥期间实为出自法律的规范,表明某个民事实体权利存在的限制期。在此期间内,若权利人未行使用相应民事权利,那么当该法定期间届满之时,该民事权利将自动终止。以下便是与之相关的具体内容:
1.除斥期间通常属于固定的时间范围,不会因为任何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中止、中断或是延长的情况。
2.在除斥期间内被毁灭的是权利人所拥有的实体民事权利本身,例如追认权、撤销权、解除权等等。
3.除斥期间所规定的属于权利人行使某项权利所需的具体期限,并且要以此为标准,依据权利人行使与否来判断其是否符合条件。
4.除斥期间的计算起点应从相应实体权利正式确立之日开始。
《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一条
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合同解除权的构成要件
●合同解除权的法律后果
●合同解除权的概念
●合同解除权的法律依据
●合同解除权有期限吗
●合同解除权如何规定
●合同解除权的规定
●合同解除权的法律后果
●合同解除权法律规定
●合同解除权有哪些
●合同解除权如何规定合同期限
●合同解除权的规定
●合同解除权的法律后果
●合同解除权的法律依据
●合同解除权的构成要件
●合同解除权有期限吗
●合同解除的相关规定
●合同解除权有哪些
●合同解除权的概念
●合同解除权属于什么权
来源:中国法院网-合同解除权是除斥期间吗,合同约定解除权的除斥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