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能力鉴定的标准和范围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通常依据《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等相关规定。其将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为一级,最轻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劳动能力鉴定范围主要包括:一是职工因工负伤或患职业病,在经过治疗病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情况,需进行鉴定以确定伤残程度和劳动能力丧失状况,进而为工伤待遇的确定提供依据。二是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导致劳动能力下降的情况,劳动者申请鉴定,以作为享受相关医疗期、病假工资等待遇的参考。通过明确标准和范围,能确保劳动能力鉴定科学、公正地进行,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合理分配社会资源,推动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劳动能力鉴定评判标准表
劳动能力鉴定评判标准根据不同情形有详细划分。
在伤残等级方面,分为十个等级,从一级到十级严重程度依次递减。对于器官功能障碍,依据器官缺失、严重缺损、畸形等情况,结合其对日常生活及社会交往、工作等方面的影响程度来评判。比如,一级伤残往往意味着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在生活自理障碍方面,分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三个等级。主要考量进食、翻身、大小便、穿衣洗漱、自主行动等五项内容,综合评定生活自理能力。
对于职业病患者的劳动能力鉴定,除了考虑身体机能受损情况,还会结合职业接触史、职业病诊断情况等进行全面评估。
此外,在鉴定过程中,需严格依据相关医学诊断证明、检查报告等客观材料,由专业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按照统一、规范的程序进行评定,以确保评判结果的公平、公正、准确,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三、劳动能力鉴定九级后续怎么走流程
劳动能力鉴定为九级后,可按以下流程处理:
1.确认赔偿项目与标准:九级伤残涉及多项赔偿,如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般为9个月本人工资;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本人提出解除合同,还会有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规定。
2.申请赔偿:若单位为劳动者缴纳了工伤保险,劳动者可携带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等材料前往社保经办机构申请工伤保险待遇。若单位未缴纳,则直接向单位主张赔偿。
3.与单位协商:主动与用人单位沟通,依据法律规定和鉴定结果,明确赔偿责任和金额,争取达成一致赔偿协议。协商过程需保留相关记录。
4.劳动仲裁或诉讼:若协商不成,劳动者可在规定时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提交劳动能力鉴定书、劳动合同等证据。对仲裁结果不服,还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劳动能力鉴定的标准和范围是什么
●劳动能力鉴定的标准和范围有哪些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细则
●劳动能力鉴定的标准是什么?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2020表
●劳动能力鉴定的定义
●劳动能力鉴定百科
●劳动能力鉴定的标准和范围有哪些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什么程度
●劳动能力鉴定指的是什么
●劳动能力鉴定评判标准表格
●劳动能力鉴定评判标准表最新
●劳动能力鉴定评判标准表图片
●劳动能力鉴定评定标准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2020表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全文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
●劳动能力鉴定依据标准
●劳动能力鉴定依据哪个标准?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2020百度
来源:头条-劳动能力鉴定九级后续怎么走流程,劳动能力鉴定为九级能赔偿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