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能力鉴定标准1-10详细表是怎样的,劳动能力鉴定标准1-10详细表骨折

劳动纠纷 编辑:汪欣雯

一、劳动能力鉴定标准1-10详细表是怎样的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1-10级详细内容较多。

一级最为严重,例如极重度智能损伤;四肢瘫肌力≤3级或三肢瘫肌力≤2级等情况。

二级标准涵盖重度智能损伤;三肢瘫肌力3级;偏瘫肌力≤2级等。

三级有精神病性症状致使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者;重度癫痫;一侧全肺切除并胸廓成形术等。

四级包括中度智能损伤;单肢瘫肌力≤2级;中度运动障碍等。

五级有不完全性失用、失写、失读、失认等;四肢瘫肌力4级;一侧肺叶切除等。

六级如轻度智能损伤;三肢瘫肌力4级;单纯一拇指完全缺失等。

七级涉及不完全性失用、失写、失读等;偏瘫肌力4级;单手部分肌瘫肌力3级等。

八级有轻度运动障碍;单肢体瘫肌力4级;一侧或双侧睑外翻或睑闭合不全行成形手术后矫正者等。

九级如癫痫轻度;四肢骨折愈合后无功能障碍;开颅手术后无功能障碍等。

十级相对最轻,例如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无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或者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像身体各部位骨折愈合后无功能障碍等。

具体标准应以官方正式文件《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为准,该标准是劳动能力鉴定的法定依据。

二、劳动能力鉴定标准1-10详细表骨折

劳动能力鉴定中关于骨折的1-10级标准大致如下:

十级:身体各部位骨折愈合后无功能障碍或轻度功能障碍者。比如四肢长管状骨骨折内固定或外固定支架术后,愈合良好且对肢体功能影响较小,基本能正常活动。

九级:骨折内固定术后,无功能障碍者。例如一些关节附近骨折,经过内固定治疗后,关节活动虽略有受限,但不影响基本生活与工作能力。

八级:四肢大关节之一关节内骨折导致创伤性关节炎,遗留轻度功能障碍。意味着骨折影响到关节内部结构,引发关节炎,对关节活动造成一定程度影响。

七级:四肢大关节之一人工关节术后,基本能生活自理。表明因骨折严重而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恢复尚可,能完成基本生活事项。

六级:下肢骨折成角畸形>15°,并有肢体短缩4cm以上。骨折愈合后出现明显的畸形与肢体短缩,对行走等功能有较大影响。

五级:脊柱骨折后遗30°以上侧弯或后凸畸形,伴严重根性神经痛。脊柱骨折造成较大角度畸形,并伴有严重神经疼痛症状。

四级:双下肢长度相差5cm以上;严重骨盆骨折畸形愈合伴有尿道狭窄。涉及肢体长度明显差异以及骨盆骨折引发严重并发症。

三级:脊柱骨折脱位或合并截瘫(肌力3级以下)。脊柱损伤严重,导致肢体瘫痪,肌力较差。

二级:一侧下肢高位截肢。肢体缺失程度严重。

一级:双侧膝关节以上缺失或无功能。属于极其严重的肢体残疾情况。

具体鉴定需严格依据专业的医学检查与评估,以劳动能力鉴定机构出具的结论为准。

三、劳动能力鉴定标准国标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以《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为重要依据。该标准对职工工伤及职业病致残程度的鉴定原则、分级标准等作出详细规定。

在分级方面,将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其中,一级伤残意味着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完全或大部分或部分生活自理障碍;而十级伤残则是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无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或者存在一般医疗依赖,无生活自理障碍。

对于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这主要根据进食、翻身、大小便、穿衣及洗漱、自主行动五项条件进行判断。

该标准会适时更新完善,以更好适应社会发展及工伤鉴定需求。在实际应用中,需严格按照标准规定流程和要求,由专业鉴定机构和人员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确保结果的科学性、公正性与权威性,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1-10详细表是怎样的?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最新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细则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2020表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是什么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附录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2020百度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最新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等级

劳动能力鉴定规则

劳动能力鉴定骨折怎么鉴定的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及赔偿标准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细则

劳动能力鉴定骨科第三条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最新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2020表

劳动能力鉴定 骨折

劳动能力鉴定骨折就有级别吗

劳动能力鉴定骨折多久才能去

劳动能力鉴定依据标准

来源:临律-劳动能力鉴定标准国标,劳动能力鉴定标准gb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