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民工工伤认定程序如何走
农民工进行工伤认定,通常按以下程序操作:
一是确认劳动关系。若农民工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争议,需先通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确认劳动关系。部分情况下,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也可认定工伤。
二是申请工伤认定。农民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提交劳动合同、医疗诊断证明等相关材料。
三是审核与调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申请后,会在15日内对提交材料进行审核。符合要求的,受理并展开调查核实,用人单位、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应负责安排相关人员配合工作,据实提供情况和证明材料。
四是作出认定决定。一般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出具《认定工伤决定书》或《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
二、工伤7级鉴定标准
工伤7级鉴定标准主要涉及多个方面,具体如下:
一是器官大部分缺损或畸形,有轻度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一般医疗依赖,无生活自理障碍。
二是在身体各部位表现不同。例如,偏瘫肌力4级;截瘫肌力4级;单手部分肌瘫肌力3级;双足部分肌瘫肌力3级;单足全肌瘫肌力3级;中毒性周围神经病重度感觉障碍等。
三是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情况。如不完全性失用、失写、失读和失认等具有一项者;符合重度毁容标准之二项者;烧伤后颅骨全层缺损≥30cm2,或在硬脑膜上植皮面积≥10cm2;颈部瘢痕挛缩,影响颈部活动等。
四是眼部损伤。如一眼有或无光感,另眼矫正视力≥0.8;一眼矫正视力≤0.05,另眼矫正视力≥0.6等。
五是其他方面。如牙槽骨损伤长度≥8cm,牙齿脱落10个及以上;骨盆骨折后遗产道狭窄(未育者)等。
三、非工伤死亡赔偿标准如何认定
非工伤死亡赔偿标准的认定,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一是丧葬补助费。一般是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用于丧葬相关费用支出。
二是一次性救济金。其发放标准各地有所不同,通常是根据死者生前的工资水平及供养直系亲属人数等因素确定,比如有的地区规定为死者本人工资一定月数的金额,以保障死者家属在一定时期内的基本生活。
三是供养直系亲属生活困难补助费。对于依靠死者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且无劳动能力等符合条件的直系亲属,会给予相应生活困难补助。具体标准会参照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等因素确定,且会根据亲属的具体情况,如年龄、健康状况等有所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非工伤死亡赔偿标准在不同地区可能存在差异,具体赔偿数额及认定还需结合当地相关政策法规及实际情况来确定。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农民工工伤认定程序如何走流程
●农民工工伤认定程序怎样走
●农民工工伤怎么认定
●农民工工伤认定条件
●农民工工伤认定需要哪些材料
●农民工申请工伤认定的难度
●农民工申请工伤认定所需材料
●农民工工伤认定程序怎样走
●农民工 工伤认定
●农民工工伤认定法律规定
●工伤7级鉴定标准最新
●工伤7级鉴定标准目录
●工伤7级鉴定标准是什么
●工伤7级鉴定标准是多少
●工伤7级鉴定标准表
●工伤七级鉴定标准
●工伤7级评定标准
●工伤7级伤残鉴定标准2020
●工伤鉴定七级赔偿标准2021
●工伤七级伤残评定标准条件
来源:中国法院网-非工伤死亡赔偿标准如何认定,非工伤死亡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