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人单位擅自变更劳动合同合法吗,法律怎样规定
用人单位擅自变更劳动合同是不合法的。相关法律规定如下:
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后签订的协议,对双方均具有法律约束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具体而言,这意味着用人单位若要变更劳动合同,需遵循一定程序:
(一)协商一致。用人单位不能单方面擅自决定变更合同内容,必须与劳动者进行平等协商,充分听取劳动者的意见和诉求,达成一致意见。
(二)采用书面形式。口头约定的变更方式不具有法律效力,只有通过书面形式明确变更的具体内容,才能确保双方的权益得到保障。
若用人单位擅自变更劳动合同,劳动者有权拒绝,并可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如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原合同履行义务,或通过劳动争议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纠纷。
二、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的情形,法律怎样规定
劳动合同的变更通常需双方协商一致并采用书面形式,但存在一些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相关法律规定如下:
(一)用人单位的法定单方变更权。在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里的客观情况重大变化,如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等。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调整其工作岗位,属于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的情形。
(三)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用人单位可以另行安排工作,也是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的一种情况。
总之,单方变更劳动合同须有法定事由,并遵循法定程序。
三、劳动合同变更后,员工在哺乳期被裁员,是否有赔偿
员工在哺乳期被裁员,即便劳动合同有变更,用人单位也是需要支付赔偿的,具体分析如下:
(一)法律明确保护哺乳期女职工权益。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这是为了保障处于特殊生理时期女职工的基本生活和权益,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除与哺乳期女职工的劳动关系。
(二)若用人单位违反规定裁员,需支付赔偿金。赔偿金的计算标准是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综上,用人单位在员工哺乳期进行裁员属于违法行为,应当依法向员工支付相应的赔偿金。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单位擅自变更劳动关系
●用人单位擅自变更工作岗位
●用工单位擅自修改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擅自变更劳动时间
●员工擅自更改劳动合同犯法吗
●企业擅自更改劳动合同怎么办
●用人单位随意更改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擅自变更工作岗位
●单位私自改变劳动关系
●擅自更改劳动合同犯法吗
●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的情形,法律怎样规定有效
●单方变更劳动合同怎么处理
●单方面变更劳动合同
●单方变更合同违法吗
●单方变更合同的法律效力
●单方面变更合同有效吗
●单方更改合同应承担什么责任
●单方变更合同约定
●单方面更改合同触犯合同几条
●单方面更改合同应承担什么样的法律?
来源:临律-劳动合同变更后,员工在哺乳期被裁员,是否有赔偿,哺乳期公司变更劳动关系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