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打工工伤是否有赔偿,工伤住院期间工资发放标准

劳动纠纷 编辑:穆思

一、退休后打工工伤是否有赔偿

退休后打工受伤能否获得工伤赔偿,需分情况来看。

若退休人员未办理退休手续或者未依法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继续在原用人单位工作期间受到事故伤害的,用人单位依法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可按照工伤赔偿相关规定获得赔偿。这是因为这种情况下,双方之间仍存在劳动关系。

若退休人员已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后再到其他单位工作,此时与用人单位之间形成的是劳务关系而非劳动关系。这种情况下,不能认定为工伤,不能按照工伤赔偿标准获得赔偿。但可根据双方的过错程度,按照民事侵权责任相关规定,要求用人单位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赔偿范围通常包括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等,具体赔偿数额需根据实际损失及双方责任划分来确定。

二、工伤住院期间工资发放标准

工伤职工在住院期间,工资发放标准遵循以下规定:

一是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这里的原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的平均月缴费工资。若职工工作不满12个月,则按照实际工作月数计算平均月缴费工资。

二是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用人单位应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向工伤职工足额发放工资,不得无故拖欠或克扣。

三是支付期限。从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开始,直至停工留薪期结束。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总之,工伤职工在住院期间,其合法权益应得到保障,用人单位需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支付工资,若用人单位未依法支付,工伤职工可通过劳动争议仲裁等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三、工伤猝死认定程序六步走

工伤猝死认定一般有以下六步程序:

1. 申请:职工发生猝死事故后,所在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一般是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特殊情况经批准可适当延长。若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申请,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在1年内直接申请。

2. 受理: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申请材料后,会对提交材料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

3. 调查核实:受理申请后,相关部门会根据需要对申请人提供的证据进行调查核实。用人单位、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部门负责安排相关人员配合工作,据实提供情况和证明材料。

4. 作出认定决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事实清楚的在15日内作出。

5. 送达:认定决定作出后,会在20日内将《认定工伤决定书》或者《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送达受伤害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用人单位。

6. 复议或行政诉讼:若对认定决定不服,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退休后打工工伤是否有赔偿金

退休后打工工伤是否有赔偿标准

退休以后打工工伤怎么赔偿

退休后打工工伤是否有赔偿政策

退休后打工出工伤

退休后打工受伤算工伤吗

退休职工打工发生工伤

退休后打工工伤是否有赔偿标准

退休后打工受伤有无误工损失

退休工人打工受伤怎么样赔偿

工伤住院期间工资发放标准2020

工伤住院期间工资发放标准2025年山东济宁

工伤住院期间工资发放标准按社保基数发吗

工伤住院期间工资发放标准是多少

工伤住院期间工资发放标准表

工伤住院期间工资发放标准最新

工伤住院期间工资怎么发放

工伤期间住院工资怎么算

工伤住院期间工资是发放全额工资吗

工伤住院期间工资照发吗

来源:中国法院网-工伤猝死认定程序六步走,工伤猝死赔偿标准2020最新工伤赔偿标准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