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伤残鉴定是伤好了才鉴定吗
伤残鉴定并非一定要在伤完全好了之后进行。
一般而言,伤残鉴定时机需依据损伤的性质、程度以及恢复情况等综合确定。对于一些损伤相对稳定,不存在明显变化可能的,在损伤后经过合理的治疗观察期,待伤情基本稳定即可进行鉴定,并不要求完全康复。例如,某些骨折经固定治疗后,骨折部位初步愈合,功能状态相对固定时,就可以安排鉴定。
但对于一些可能存在后续变化的损伤,如涉及神经损伤,其恢复过程较长且存在不确定性,则需要等待足够时间,观察神经功能恢复的最终情况后再进行鉴定,以免过早鉴定导致结果不准确。
实践中,通常以原发性损伤及其与之确有关联的并发症治疗终结或者临床治疗效果稳定为标准来把握鉴定时机。具体的鉴定时间建议咨询专业的法医或委托有资质的鉴定机构,他们会根据实际损伤情况给出科学合理的鉴定时间建议。
二、评残和伤残鉴定一样吗
评残和伤残鉴定本质上是相似概念,但在某些语境下存在细微差别。
伤残鉴定通常是指专业的鉴定机构,依据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对因各种原因导致的人体损伤程度、残疾程度进行科学评定。它有着严格的程序和标准体系,常用于交通事故、工伤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等法律纠纷场景,鉴定结果是确定赔偿责任和赔偿数额的重要依据。
评残在日常用语中也常被用来表达对伤残情况进行评估认定的行为,与伤残鉴定含义相近。不过,评残有时可能涵盖范围更广,包括一些非严格法律程序下的初步评估、认定,比如在一些社会福利申请、企业内部对职工伤残情况的初步判断等场景中使用。
总体而言,二者核心都是对人体伤残状况进行评估判断。在法律程序中,更常用伤残鉴定这一表述,强调鉴定过程的专业性、规范性和权威性;评残使用相对宽泛,但在涉及法律赔偿等关键事务时,应以专业、符合法定程序的伤残鉴定结论为准。
三、劳动能力伤残鉴定由哪个部门来做
劳动能力伤残鉴定通常由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
一般流程如下:
首先,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应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申请时需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申请后,会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之后,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若对该鉴定结论不服,可在收到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伤残鉴定是伤好了才鉴定吗
●伤残鉴定是伤好了才鉴定吗还是赔偿
●伤残鉴定是好了以后鉴定,还是没好坚定
●伤残鉴定是伤好了再做吗
●伤残鉴定是不是要完全好了才可以?
●伤残鉴定是不是要完全好了才可以?
●伤残等级鉴定是要好了之后才鉴定吗
●伤残鉴定是伤好了才鉴定吗还是赔偿
●伤残鉴定是按照痊愈后鉴定还是第一次检查结果
●鉴定伤残是不是要痊愈后才可以鉴定
●评残和伤残鉴定一样吗多少钱
●评残和伤残鉴定一样吗知乎
●伤残鉴定和评残的区别
●伤残鉴定和评残是分开来吗
●伤残和评残的区别
●评伤和评残
●鉴定和评残有什么区别
●评残和工伤鉴定有区别吗?
●伤残鉴定和伤残等级鉴定有什么区别
●伤残等级鉴定和残疾是一回事吗
来源:临律-劳动能力伤残鉴定由哪个部门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