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工认定工伤后可否向单位赔偿
职工认定工伤后,在一定情形下可向单位主张相应赔偿。
一方面,若单位依法为职工缴纳了工伤保险,职工因工伤产生的大部分费用,如医疗费、康复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但单位仍需承担部分责任,例如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此外,若单位未按规定申请工伤认定等存在过错的情况,也需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另一方面,若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那么原本应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各项工伤待遇,均由该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总之,职工认定工伤后能否向单位赔偿及赔偿范围,需根据单位是否缴纳工伤保险以及具体工伤情形等来确定。
二、如何认定工伤赔偿协议书效力
工伤赔偿协议书的效力认定,需从多方面综合考量:
一是主体适格性。签订协议的双方应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和主体资格。用人单位须是合法注册登记的组织,劳动者应是与该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自然人,且双方在签订协议时意识清醒,能正确表达自身意愿。
二是内容合法性。协议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工伤赔偿的项目和标准应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规定,不能排除劳动者依法应享有的权利。例如,不能约定过低的赔偿金额,损害劳动者的利益。
三是意思表示真实性。双方签订协议应是真实意思的体现,不存在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等情形。若一方以不正当手段迫使另一方签订协议,该协议可能被认定为无效或可撤销。
四是签订程序合规性。协议的签订应遵循一定的程序,如经过双方充分协商、签字盖章等。若程序存在瑕疵,也可能影响协议的效力。
只有在主体适格、内容合法、意思表示真实且签订程序合规的情况下,工伤赔偿协议书才具有法律效力。
三、工伤认定申请流程是怎样的
工伤认定申请流程主要如下:
一是确认申请时间。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二是准备申请材料。通常需提供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等。
三是提交申请。将准备好的材料提交给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一般是当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申请后,会在规定时间内作出是否认定为工伤的决定。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职工认定工伤后可否向单位赔偿呢
●职工认定为工伤后公司需要赔款吗
●职工工伤认定后单位负什么责
●职工认定工伤后可获得哪些赔偿
●职工认定工伤后,对用人单位有什么影响
●职工工伤认定后,能享受哪些待遇?
●职工认定为工伤后可以享受哪些待遇
●职工认定为工伤后公司需要赔款吗
●认定工伤后用人单位如何赔偿
●工伤认定后职工在单位有哪些优惠
●工伤赔偿协议是否有效
●工伤赔偿协议怎么写才能在法律上有效
●工伤赔偿协议有效期几年
●工伤赔偿协议书的书写格式
●工伤 赔偿协议
●工伤赔偿书面协议怎么写
●工伤赔偿达成协议
●工伤赔偿协议怎么签
●工伤赔偿协议书怎么写有法律效应的
●工伤赔偿协议书怎么写才有效
来源:临律-工伤认定申请流程是怎样的,工伤认定申请需要哪些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