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能力鉴定等级标准一览表
劳动能力鉴定等级标准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以下为你简要介绍:
一级伤残: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完全或大部分不能自理。例如,极重度智能损伤等。
二级伤残: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比如,重度智能损伤等。
三级伤残: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四级伤残: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可以自理者。
五级伤残:器官大部缺损或明显畸形,有较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
六级伤残:器官大部缺损或明显畸形,有中等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
七级伤残:器官大部分缺损或畸形,有轻度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
八级伤残: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轻度功能障碍,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
九级伤残: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轻度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或者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
十级伤残: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无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或者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
二、劳动能力鉴定等级标准新规定
劳动能力鉴定等级标准新规定旨在更科学、公正地评定劳动者因工伤或非因工伤残后的劳动能力状况。
在工伤劳动能力鉴定方面,依据器官损伤、功能障碍、医疗依赖及生活自理障碍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评定。从一级到十级,等级依次降低,一级最为严重,意味着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比如极重度智能损伤等;十级相对较轻,如身体各部位骨折愈合后无功能障碍或轻度功能障碍。
对于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主要考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视听言语功能障碍等情况。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形包括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周围神经肌肉疾病等导致的严重功能障碍;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则是在功能受限程度上相对稍轻;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意味着对劳动能力的影响相对较小。
新规定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了各项评定指标,确保鉴定结果能准确反映劳动者实际劳动能力,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合理分配社会资源提供坚实依据。在具体鉴定时,需严格按照规定程序,由专业鉴定机构和人员进行操作。
三、劳动能力鉴定等级评定标准
劳动能力鉴定等级评定标准主要依据《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16180)等相关规定,具体如下:
一级至四级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一级是极重度智能损伤,四肢瘫肌力≤3级或三肢瘫肌力≤2级等;四级则是中度智能损伤,精神病性症状致使缺乏社交能力等。
五级至六级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例如五级中,不完全性失用、失写、失读、失认等具有多项者;六级是癫痫中度,或轻度智能损伤等。
七级至十级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七级像偏瘫肌力4级,或截瘫肌力4级等;十级是身体各部位骨折愈合后无功能障碍或轻度功能障碍者等。
此外,对于职业病致残等级评定,会结合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劳动能力鉴定需由专业机构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以确保鉴定结果的客观、公正、科学,为后续工伤待遇等相关事宜提供依据。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劳动能力鉴定等级标准一览表最新
●劳动能力鉴定等级标准一览表图片
●最新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级别
●劳动能力鉴定的等级标准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等级2019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细则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2020表
●劳动能力鉴定等级标准一览表图片
●劳动能力鉴定多少个等级
●劳动能力鉴定分为几个等级?
●劳动能力鉴定等级标准新规定是什么
●劳动能力鉴定等级标准新规定解读
●劳动能力鉴定等级标准新规定有哪些
●劳动能力鉴定等级标准2021
●劳动能力鉴定分级标准
●劳动能力鉴定等级分为几级
●最新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级别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细则
●劳动能力鉴定有多少个等级
●劳动能力鉴定共分为多少个等级
来源:头条-劳动能力鉴定等级评定标准,劳动能力鉴定的等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