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赔偿协议达成后单位不履行怎么办,如何规定申请工伤认定的期限及申请人

劳动纠纷 编辑:秦小

一、工伤赔偿协议达成后单位不履行怎么办

当工伤赔偿协议达成后单位不履行,可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一是协商沟通。尝试再次与单位友好协商,明确指出其不履行协议的违约行为,要求其按照协议约定履行赔偿义务,通过沟通促使单位主动解决问题,这是较为温和且成本较低的方式。

二是申请调解。可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相关调解机构申请调解。调解机构会居中协调,促使双方达成新的履行共识,若单位在调解过程中认识到自身错误,可能会履行赔偿义务。

三是申请劳动仲裁。若协商与调解均无果,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提交工伤赔偿协议、相关工伤认定材料等证据,仲裁委员会将依据事实和法律进行裁决,要求单位履行协议并可能承担违约责任。

四是提起诉讼。若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在规定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法院会依法作出判决并强制执行单位的财产,以保障伤者获得应有的赔偿。

二、如何规定申请工伤认定的期限及申请人

工伤认定的期限及申请人规定如下:

关于申请期限: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关于申请人:

一是用人单位。职工发生事故伤害,用人单位负有申请工伤认定的义务。二是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若用人单位未及时申请,工伤职工本人或其近亲属有权申请。三是工会组织。工会作为维护职工权益的组织,在用人单位未履行申请义务时,也可代表职工申请工伤认定。

三、哪种情形不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以下几种情形不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一是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情况不存在。例如,职工因工伤被鉴定为伤残等级并按规定享受相应待遇,若其伤残状况未发生变化,未出现不符合享受待遇标准的情形,就可继续享受。

二是未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对于确定工伤职工的伤残程度和待遇标准至关重要。若职工积极配合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就不会因拒绝鉴定而导致待遇停止。

三是未拒绝治疗。工伤职工应积极接受治疗以恢复健康,若没有无故拒绝医疗机构合理治疗安排的行为,其工伤保险待遇不会停止。

四是不存在被判刑正在收监执行的情况。若职工因犯罪被判刑且收监执行,一般会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但未处于这种状态时,待遇正常享受。

总之,只要工伤职工不存在上述可能导致停止享受待遇的特定情形,就可以持续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工伤赔偿协议达成后单位不履行怎么办呢

工伤赔偿达成协议后不履行找哪个部门

工伤赔偿协议不执行怎么办

工伤赔偿协议签了,赔偿金迟迟拿不到怎么办

工伤赔偿协议签了以后公司不付款

工伤赔偿协议签了不给钱怎么办

工伤达成赔偿协议后能不能反悔

工伤赔偿达成协议后不履行找哪个部门

工伤达成协议迟迟不给钱怎么办

工伤赔偿达成协议未履行怎么办?

如何规定申请工伤认定的期限及申请人员

规定申请工伤认定的时效为多少天

工伤申请认定条件

工伤认定的申请程序

申请工伤认定的时效是多久

工伤认定申请时限是多少

工伤认定申请时效为多久

申请工伤认定的条件

申请工伤认定条件

工伤申请认定标准

来源:头条-哪种情形不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以下哪种情形不停止享受工伤保险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