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伤未辞职可以仲裁吗
工伤未辞职可以申请仲裁。劳动者因工伤待遇等问题与用人单位产生纠纷,在未辞职的情况下,完全有权通过仲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从法律规定来看,劳动仲裁旨在解决劳动争议,工伤引发的诸如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争议,都属于劳动仲裁的受案范围。只要符合劳动争议仲裁的受理条件,仲裁机构就会依法受理。
申请仲裁时,需准备充分的证据材料。例如,工伤认定决定书,用以证明所受伤害为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明确工伤的伤残等级;还有劳动合同、工资支付记录、医疗诊断证明等,这些材料能够支撑自身的仲裁请求。
之后,按照劳动争议仲裁程序,提交仲裁申请。仲裁机构受理后,会安排开庭审理。在庭审过程中,劳动者需清晰阐述自身主张及事实依据,积极维护自身权益,以争取公正的仲裁裁决。
二、工伤仲裁要不要辞职了
工伤仲裁与是否辞职并无必然的先后关联,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
从工伤认定及赔偿角度看,即便不辞职,劳动者依然可以依法提起工伤仲裁,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相应的工伤待遇,如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补助金等。继续在职有助于维持稳定的劳动关系,确保在工伤康复期间有一定的收入保障,同时也能避免因辞职可能带来的社保中断等问题,使后续治疗能持续享受医保待遇。
然而,若劳动者认为继续留在原单位工作存在诸多不便,例如工作环境不利于工伤康复,或与用人单位关系紧张等,辞职也是一种选择。但辞职前需明确,一旦辞职,可能会影响部分工伤赔偿项目的计算和支付,如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这些通常在解除劳动关系时才支付。
总之,劳动者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如工伤康复进度、与用人单位的关系、未来职业规划等,权衡利弊后再决定是否辞职。必要时,可咨询专业劳动法律人士,以获取更具针对性的建议。
三、下班途中骑电动车摔伤算工伤吗超过24小时?
下班途中骑电动车摔伤,即便超过24小时,也有可能被认定为工伤。
根据工伤保险相关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这里关键在于事故责任认定以及事故类型。
如果骑电动车摔伤是因本人主要责任导致,比如自身违反交通规则闯红灯等情况,通常难以认定为工伤。若不是本人主要责任,如被其他车辆碰撞等,即使超过24小时申报,只要能提供有效证据证明事故发生的经过、责任认定等情况,依然可申请工伤认定。
不过,各地对于工伤认定的具体执行和操作细则可能存在差异,且部分地区可能对工伤申报时间有严格要求,超过一定期限申报可能面临复杂程序或不被受理风险。所以,建议及时向当地社保部门咨询详细情况,并按要求准备和提交相关材料申请工伤认定。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工伤未辞职可以仲裁吗法院
●工伤未辞职可以仲裁吗怎么赔偿
●工伤不辞职
●工伤没辞职 怎么赔偿怎么办
●工伤不辞职可以拿到伤残赔偿金吗?
●工伤不辞职能全部赔偿吗?
●工伤不辞职有没有伤残补助
●工伤未辞职可以仲裁吗怎么赔偿
●工伤不辞职的好处
●工伤不辞职能拿到赔偿吗
●员工工伤劳动仲裁需要辞职吗
●工伤需要仲裁
●工伤仲裁后可以起诉吗
●工伤后劳动仲裁
●工伤走仲裁对单位有什么影响
●工伤仲裁后单位不赔偿怎么办
●工伤仲裁了还是不给钱怎么办
●工伤从仲裁到拿到钱多长时间
●工伤走仲裁,要在什么时候辞职
●工伤仲裁后
来源:临律-下班途中骑电动车摔伤算工伤吗超过24小时?,下班途中骑电动车摔伤公司有责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