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样理解劳动合同的试用期
劳动合同的试用期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相互考察了解的特定期间。以下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目的。对用人单位而言,可借此考察劳动者是否符合录用条件、能否胜任工作;对劳动者来说,能了解用人单位的工作内容、劳动条件等是否符合自身期望。
二是期限规定。试用期长短与劳动合同期限相关。如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三是待遇。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四是权益保障。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用人单位在试用期也需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等,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除非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等法定情形。
二、一般没签劳动合同试用期吗
即使未签订劳动合同,也可能存在试用期。具体分析如下:
一方面,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若双方虽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实际用工,且口头约定了试用期,该试用期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是有效的。根据法律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另一方面,未签订劳动合同本身是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超过一年未签订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总之,没签劳动合同也可能有试用期,但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三、试用期结束后签正式合同吗
试用期结束后,通常应当签订正式合同。具体分析如下:
从法律规定来看,根据相关劳动法律法规,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果试用期结束后双方继续保持劳动关系,就需要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工作内容、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具体条款。
从对劳动者权益保护角度讲,签订正式合同能使劳动者的权益得到更充分保障。比如,在薪酬待遇、福利待遇、职业发展等方面有明确约定,防止用人单位随意变更或侵害劳动者权益。若用人单位在试用期结束后不签订正式合同,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总之,试用期结束后,只要双方继续维持劳动关系,一般应签订正式合同。
来源:头条-试用期结束后签正式合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