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社局不出具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
人社局不出具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这种情况需要分不同情形处理。
如果人社局对工伤认定申请已受理且经调查核实后,却迟迟不出具该决定书,这可能违反法定程序。用人单位或工伤职工及其近亲属可通过合法途径,督促人社局依法履行职责,要求其在规定时限内作出书面决定。
劳动者可先尝试与当地人社局相关部门沟通,了解不出具决定书的具体原因。若因材料不足等合理因素,应按照要求及时补充完善。
若人社局无正当理由拖延,劳动者可以向上级人社部门或同级人民政府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要求其责令人社局依法作出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也可以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诉请法院判令其履行法定职责,作出相应决定。在复议或诉讼过程中,需提供能证明申请工伤认定及相关事实的证据材料,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工伤辞职厂里有补偿吗
工伤辞职,厂里是否有补偿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若被认定为工伤且经劳动能力鉴定达到伤残等级,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职工离职时,厂里需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该补助金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通常与伤残等级及当地经济水平相关。
此外,工伤治疗期间,厂里应按原工资福利待遇支付停工留薪期工资,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可适当延长。
若因工伤导致劳动能力下降,无法胜任原工作,厂里解除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解除,职工有权要求厂里支付赔偿金,赔偿金标准为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经济补偿按职工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职工支付。
若工伤未达到伤残等级,且不存在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情形,辞职时厂里一般无额外补偿。
三、工伤跟老板私了签了合同算数吗
工伤私了签订的合同一般具有一定法律效力,但存在特殊情况。
若该合同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且签订时劳动者对自身伤情及应获赔偿有基本认知,合同通常有效。双方应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
然而,若签订合同时存在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等情形,导致劳动者违背真实意愿签订,或者合同约定的赔偿数额明显低于法定标准,显失公平,劳动者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该合同,重新主张应得的工伤赔偿。
实践中,因工伤赔偿涉及项目复杂,劳动者可能因缺乏专业知识在私了时权益受损。所以,即便签订私了合同,若发现权益未得到充分保障,仍可依法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人社局不出具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怎么办
●人社局不出具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的情形
●人社局不给认定工伤怎么办
●人社局不出具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吗
●用人单位认定工伤,人社局不认定,单位能否赔偿
●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应当载明
●人社局不予认定工伤行政复议有用吗
●人社局不出具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的情形
●用人单位认定工伤,人社局不认定,单位能否赔偿
●人社局不予认定工伤答辩状
●工伤后辞职工厂有赔偿吗
●工伤职工辞职单位给补偿金吗?
●工伤辞职单位需不需要支付赔偿金
●工伤在公司辞职后还有补贴吗
●工伤期间辞职了工伤有工资吗
●工伤辞职有经济补偿金吗
●工伤辞职了能赔多少钱
●工伤员工辞职有补偿吗
●工伤辞职后有什么赔偿
●工伤辞职怎么赔偿
来源:头条-工伤跟老板私了签了合同算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