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生工伤怎么办工伤赔偿5步走
如果发生工伤,工伤赔偿可按以下五步进行:
1. 确认劳动关系。这是进行工伤认定的前提。收集如劳动合同、工资发放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等证据来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
2. 工伤认定。在事故发生之日起一年内,由用人单位或职工及其近亲属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根据提供的证据和调查情况作出是否属于工伤的认定结论。
3. 劳动能力鉴定。工伤认定后,伤情相对稳定时,可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对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进行鉴定,确定伤残等级等相关情况。
4. 计算赔偿数额。依据工伤认定结果、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工资水平、当地工伤保险政策等计算赔偿数额,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津贴、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多项赔偿项目。
5. 协商赔偿或申请仲裁。与用人单位协商工伤赔偿事宜,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二、工伤一级能赔多少钱
工伤一级赔偿金额因多种因素存在差异。
(一)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方面,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伤残津贴部分,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标准为本人工资的90%,且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三)在生活护理费上,需要根据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确定,完全不能自理的,生活护理费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大部分不能自理的,为40%;部分不能自理的,为30%。
此外,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的,还可能涉及到停工留薪期工资、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辅助器具费等相关费用的赔偿,这些费用也需要根据实际发生情况进行核算。同时,不同地区的工伤保险政策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不同,这也会对最终赔偿金额产生影响。
三、工伤超一年了该怎么办
工伤超一年未申请认定的情况较为复杂。
如果是因为不属于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自身原因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工伤认定申请期限内。例如,不可抗力、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属于用人单位原因等情形。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向工伤认定部门提出申请,提供相应证据,如因用人单位原因未申请的相关证明等,争取认定工伤。
但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超过一年申请期限,工伤认定部门可能会不予受理。此时,职工可以尝试通过与用人单位协商,要求其按照工伤保险待遇进行赔偿。如果协商不成,可以以人身损害赔偿为由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不过这与工伤保险待遇在赔偿标准、责任划分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并且需要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证明伤害是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等相关事实。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发生工伤应该怎么办
●发生工伤如何赔偿
●发生工伤有哪些赔偿
●发生了工伤怎么办
●发生了工伤怎么认定?
●发生工伤事故怎么办
●发生工伤事故应该怎么办
●发生工伤如何赔偿
●发生工伤如何索赔,能赔多少
●发生了工伤事故怎么赔付
●工伤一级能赔多少钱呢
●工伤8级能赔多少钱
●工伤一级大概赔几万
●工伤赔偿一级赔偿多少?
●工伤一级伤残大概赔多少钱
●工伤1级大概赔偿下来多少钱
●工伤一级赔付标准
●工伤一级怎么赔
●工伤等级一级赔偿多少个月工资
●工伤一级有哪些赔偿项目
来源:临律-工伤超一年了该怎么办,工伤超过一年了还能打官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