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伤残等级鉴定有什么程序,工伤期间工资发放标准

劳动纠纷 编辑:吕汐一

一、职工伤残等级鉴定有什么程序

职工伤残等级鉴定一般有以下程序:

1. 申请。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或者停工留薪期满(含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延长期限),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如工伤认定决定书、诊断证明等。

2. 受理。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申请后,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若材料不完整,会要求申请人补充材料;材料完整的,则予以受理。

3. 鉴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会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根据工伤职工的伤情及相关标准进行鉴定,并作出鉴定意见。

4. 出具结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在规定的期限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并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若对鉴定结论不服,可在规定时间内申请再次鉴定。

二、工伤期间工资发放标准

工伤期间工资发放标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

一是停工留薪期内工资待遇不变。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这里的原工资福利待遇,一般应理解为职工在受伤前正常出勤情况下应得的工资及相关福利待遇,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等。

二是停工留薪期的时长确定。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三是特殊情况处理。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若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但此时工资待遇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有所调整。

三、怎样填写个人工伤事故经过

填写个人工伤事故经过,需注意以下要点:

一是基本信息。写明个人身份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所在单位及岗位等,同时注明工伤事故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

二是事故发生过程。详细描述事故发生的起因,如工作时设备突发故障、现场环境存在安全隐患等。客观叙述事故发生时的具体情况,包括当时正在进行的工作任务、操作步骤、身体部位受伤情况等,要按照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清晰、准确地表述。

三是事故处理情况。说明事故发生后,现场采取了哪些紧急处理措施,如同事帮忙止血、呼叫急救人员等,以及后续被送往哪家医院进行救治等。

四是补充说明。如有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如是否存在第三方责任、现场是否有目击证人等,也应一并写明。

填写时,要确保内容真实、客观,避免夸大或隐瞒事实,为后续的工伤认定等程序提供准确依据。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职工伤残等级鉴定有什么程序吗

职工伤残鉴定的流程是怎样的

职工伤残鉴定标准

职工伤残等级鉴定表

职工伤残等级评定标准及赔偿标准

职工伤残鉴定标准及赔偿2021

职工伤残程度鉴定表

职工伤残鉴定的流程是怎样的

职工伤残鉴定后有哪些赔偿?

职工伤残鉴定表

工伤期间工资发放标准是多少

工伤期间工资发放标准文件

劳动法工伤期间工资发放标准

职工工伤期间工资发放标准

公司员工工伤期间工资发放标准

劳务工工伤期间工资发放标准

煤矿工伤期间工资发放标准

10及工伤期间工资发放标准

杭州工伤期间工资发放标准

山东工伤期间工资发放标准

来源:临律-怎样填写个人工伤事故经过,工伤事故经过怎么写才能报工伤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