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劳动合同工伤赔偿标准,工伤纠纷仲裁怎么开庭

劳动纠纷 编辑:潘松小

一、无劳动合同工伤赔偿标准

在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发生工伤,赔偿标准与签订劳动合同的工伤赔偿标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需要先确定劳动关系。

确定劳动关系后,工伤赔偿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医疗费用,包括因工伤治疗所产生的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药费等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等规定的费用。

二是停工留薪期工资,职工因工伤需暂停工作接受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三是伤残赔偿,若经鉴定构成伤残,根据伤残等级不同,可获得相应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例如一级伤残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

四是若因工伤导致死亡,其近亲属可获得丧葬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和供养亲属抚恤金等。

若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二、工伤纠纷仲裁怎么开庭

工伤纠纷仲裁开庭主要有以下环节:

申请与受理:当事人需在规定时效内提交仲裁申请,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请后,会在一定期限内审查决定是否受理。若受理,会通知双方当事人。

准备阶段:仲裁庭在开庭前会确定仲裁员,告知双方当事人仲裁庭组成人员,送达相关法律文书。当事人应准备好证据材料,包括劳动合同、医疗诊断证明、工伤认定决定书等,用以支持自身诉求。

开庭审理:首先,由仲裁员核对双方当事人身份信息,宣布仲裁庭纪律和注意事项。然后,申请人陈述仲裁请求、事实和理由,被申请人进行答辩。接着,双方当事人可依次出示证据,进行质证,就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发表意见。

辩论与调解:双方围绕争议焦点展开辩论,阐明各自观点。辩论结束后,仲裁庭会组织双方进行调解,若调解成功,将制作调解书;若调解不成,仲裁庭会根据审理情况作出裁决。

三、劳务关系是否可以认定工伤

劳务关系中一般不能认定为工伤。工伤认定的前提是存在劳动关系。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存在本质区别。

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是用人单位的成员,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接受其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工作,并从用人单位领取劳动报酬。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受到伤害,符合法定条件的可认定为工伤,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而劳务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就劳务事项进行等价交换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经济关系。提供劳务者按照约定完成工作,获取报酬。提供劳务者在劳务过程中受伤,不属于工伤认定范畴,通常按照民事侵权责任的相关规定来处理。即根据双方的过错程度,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若提供劳务者自身存在过错,也需承担一定比例的责任。

综上,劳务关系不能认定工伤,相关伤害赔偿遵循民事侵权责任规则。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无劳动合同工伤赔偿标准2020最新工伤赔偿标准

无劳动合同工伤赔偿标准怎么算

无劳动合同的工伤

无劳动合同的工伤赔偿程序怎么走

无劳动合同法工伤赔偿

无劳动合同工伤认定程序

没有劳动合同工伤赔偿标准

无劳动合同工伤赔偿标准怎么算

无劳动合同如何认定工伤

无劳动合同可以认定工伤吗

工伤纠纷仲裁怎么开庭的

工伤赔偿仲裁开庭流程

工伤仲裁开庭后多少时间出结果

工伤仲裁开庭需要准备什么

工伤仲裁开庭后多久能拿到赔偿金?

工伤案件仲裁

工伤争议仲裁

工伤仲裁开庭自己如何答辩?

工伤走仲裁的程序

工伤仲裁程序

来源:头条-劳务关系是否可以认定工伤,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