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多久去申请劳动仲裁,工伤认定书下来后能直接辞职吗

劳动纠纷 编辑:郝茹然

一、工伤多久去申请劳动仲裁

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就工伤而言,若已完成工伤认定及劳动能力鉴定,确定了工伤待遇等相关权益受到侵害,应在上述一年时效内申请劳动仲裁。例如,单位未按规定支付工伤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等,劳动者在知晓权益受损后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

需要注意,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一年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劳动者应及时行使权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工伤认定书下来后能直接辞职吗

工伤认定书下来后可以辞职。工伤认定完成,表明劳动者的受伤情况已被认定为工伤,享受相应工伤待遇的基础已确立。

从法律角度看,辞职行为本身不影响已认定的工伤事实以及应享有的工伤待遇。但辞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后续部分待遇的申领与流程。

一方面,若劳动者辞职,在劳动能力鉴定完成后,可依据伤残等级获得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等补偿。不过,不同地区对于补助金的具体标准和申领条件有差异,需依当地规定执行。

另一方面,辞职前应确保已完成必要的工伤治疗、检查以及相关手续办理,避免因离职影响后续的医疗保障和待遇落实。同时,及时与用人单位沟通,明确双方在工伤处理后续环节的权利和义务,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总之,工伤认定书下来后能辞职,但要谨慎处理相关后续事宜。

三、工伤赔偿有什么证据吗

工伤赔偿需多种证据以保障权益。

劳动关系证据至关重要,如劳动合同,明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雇佣关系;若没有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证明身份的证件、考勤记录等,也可证明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工伤认定证据不可或缺,包含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详细记录受伤情况与诊断结果;此外,事故现场的证人证言,清晰描述事故发生经过,对认定工伤有重要作用。

劳动能力鉴定证据也很关键,需提供完整的病历资料,包括诊断证明、检查报告、住院记录等,辅助鉴定机构准确判断劳动能力受损程度。

其他证据还包括交通费用票据、食宿费用票据等,用以确定因工伤产生的额外合理支出。准备充分且有效的证据,有助于工伤赔偿顺利进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工伤多久去申请劳动仲裁有效

工伤多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工伤多久过了仲裁期限

工伤多久劳动仲裁不接受

工伤申请劳动仲裁多久能拿到赔偿

工伤多久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

工伤多久可以申请劳动鉴定

工伤多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工伤申请劳动仲裁期限

工伤多长时间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工伤认定书下来后能直接辞职吗怎么办

工伤认定书下来后可以辞职吗

工伤认定书下来了,还能私了吗

工伤认定书下来后可以找公司赔偿吗

工伤认定书下来后可以打官司吗

工伤认定书下来之后

工伤认定书下来了可以去单位要钱吗

工伤认定书下来了,可以仲裁吗

工伤认定书下来可以马上鉴定吗

工伤认定书下来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

来源:中国法院网-工伤赔偿有什么证据吗,工伤赔偿要走哪些法律程序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