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经仲裁可以报工伤吗
不经仲裁可以报工伤。
工伤认定是劳动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的行政确认行为。其申请主体一般为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
申请工伤认定需提交相关材料,如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人事关系的其他证明材料、医疗机构诊断证明等。只要符合工伤认定受理条件,劳动行政部门就会受理并进行调查核实,作出是否认定为工伤的决定。
而劳动仲裁主要涉及劳动争议的解决,比如因确认劳动关系、工伤待遇等发生的争议。虽然在部分情况下,确认劳动关系可能是工伤认定的前提,但这并不意味着必须经过仲裁才能申报工伤。申报工伤与劳动仲裁是不同的法律程序,二者并无必然的先后顺序要求。只要符合工伤认定标准和程序要求,就可以依法申报工伤。
二、劳务派遣工伤认定的管辖地怎么确定
劳务派遣工伤认定管辖地的确定规则如下:
通常情况下,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工伤认定。这里的用人单位指劳务派遣单位。这是考虑到劳务派遣单位作为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主体,对劳动者负有主要的工伤保险责任。
若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不在同一统筹地区,原则上由参加工伤保险地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管辖。如果劳务派遣单位在注册地和生产经营地均未参加工伤保险,那么由生产经营地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工伤认定。如此规定,旨在确保劳动者能及时便捷地获得工伤认定及相应保障,避免因两地行政区域划分问题,导致劳动者维权困难。总之,确定管辖地需以保障劳动者权益为出发点,遵循上述原则,使工伤认定工作顺利开展,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三、工伤十级一年多了公司没给补偿怎么办
若工伤十级认定后一年多公司仍未给予补偿,可按以下步骤处理:
首先,收集相关证据,比如工伤认定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劳动合同、工资流水、医疗诊断证明等,这些证据能证明工伤事实以及与公司的劳动关系等关键信息。
其次,尝试与公司协商解决。可向公司人力资源部门或负责人提出合理补偿要求,以书面形式阐述补偿依据和金额,留存协商过程中的记录。
若协商不成,可申请劳动仲裁。在规定时效内,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明确请求事项,即要求公司支付相应的工伤补偿费用,如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按规定仲裁委将依法审理并作出裁决。
若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可在规定期限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要求公司履行补偿义务。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不经仲裁可以诉讼吗
●不经仲裁能申请法院处理吗
●不仲裁直接可以法院起诉么
●不经仲裁直接诉讼的劳动争议
●不经劳动仲裁直接起诉的案件
●不经劳动仲裁可以直接起诉
●工伤不经过仲裁可以起诉吗
●不经仲裁能申请法院处理吗
●未经仲裁不得起诉
●不经劳动仲裁法院不会受理吗
●劳务派遣工伤认定的管辖地怎么确定?
●劳务派遣的工伤认定管辖权
●劳务派遣申请工伤的管辖
●劳务派遣工伤认定地点
●劳务派遣工伤管辖权由事故发生地
●劳务派遣工伤赔偿标准是事故发生地还是派遣单位地
●劳务派遣中的工伤
●劳动派遣工伤认定用人单位还是用工单位所在地
●劳务派遣由谁申请工伤认定
●劳务派遣工伤责任划分
来源:头条-工伤十级一年多了公司没给补偿怎么办,十级工伤继续在原单位上班多年后还有补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