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伤期间能不能解除劳动合同
工伤期间,劳动者的权益受到法律保护,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法律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在停工留薪期内,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此外,工伤职工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用人单位需按规定支付相关待遇,不得解除合同;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用人单位需按月支付伤残津贴,一般也不能随意解除;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需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但在工伤医疗期内用人单位同样不得无故解除。
不过,如果劳动者存在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等法定过错情形,用人单位仍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总之,工伤期间并非绝对不能解除劳动合同,需依据具体情形判断。
二、工伤期间没签合同有赔偿吗
工伤期间未签合同是有赔偿的。
一方面,未签合同本身就涉及相应赔偿。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另一方面,工伤赔偿不受未签合同影响。只要能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且符合工伤认定情形,经认定为工伤后,即可享受工伤待遇。劳动者可通过收集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等证据来确定劳动关系。
工伤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津贴等,具体依据工伤认定等级及实际情况确定。
用人单位不能以未签合同为由拒绝承担工伤赔偿责任。劳动者可先申请工伤认定,再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依据鉴定结果向用人单位主张工伤赔偿及未签合同的二倍工资赔偿,协商不成可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工伤期间上班了影响停工留薪吗
工伤期间上班,对停工留薪可能会产生影响。
停工留薪期是指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的期间。其时长根据伤情及相关规定确定。
若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上班,这意味着其实际上恢复了工作,原工资福利待遇的发放基础发生变化。从法律角度看,上班行为可能被视为工伤职工已具备一定工作能力,不再完全处于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医疗的状态。此时,用人单位可能会依据实际情况,经合法程序,调整停工留薪期及相应待遇。
不过,如果工伤职工上班只是从事一些轻体力、不影响工伤恢复的工作,且经医疗机构或劳动能力鉴定机构评估,其工伤恢复情况与停工留薪期的认定并不冲突,那么可能不会对停工留薪产生实质性影响。
总之,工伤期间上班是否影响停工留薪,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定,包括上班工作强度、工伤恢复程度、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等。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工伤期间能不能解除劳动合同赔偿
●工伤期间可以解雇员工吗
●工伤可以解除合同吗
●工伤职工能不能解除劳动合同?
●工伤期间可不可以解除合同
●工伤了能解除劳动合同吗
●工伤期间可以解聘吗
●工伤期间可以解雇员工吗
●工伤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发生工伤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
●工伤期间没签合同有赔偿吗合法吗
●工伤期间没签合同有赔偿吗怎么算
●工伤期间没有签订劳动合同
●工伤没有签订合同怎么赔付
●工伤没签合同归谁管
●工伤没签劳动合同工资怎么算
●工伤没签合同怎么办
●工伤没有签劳动合同有赔偿吗
●工伤 没签合同
●出了工伤没签劳动合同怎么办?
来源:头条-工伤期间上班了影响停工留薪吗,工伤期间还在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