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伤不离职怎么赔付
工伤不离职的赔付如下:
首先是医疗费用。治疗工伤所需的挂号费、住院费、医疗费等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其次是停工留薪期工资。职工因工伤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的,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再者是生活护理费。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
另外,若被鉴定为伤残等级,还会有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标准根据伤残等级确定。不同伤残等级对应的赔付项目和标准存在差异,需依据具体情况计算和执行赔付。
二、工伤不离职时间久了有影响吗
工伤不离职且间隔时间久可能存在一定影响:
其一,关于工伤认定。若受伤后未及时申请工伤认定,可能错过认定时效。一般需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一定期限内提出申请,超时若无特殊正当理由,劳动保障部门可能不予受理,导致无法获得工伤认定,劳动者难以享受法定工伤待遇。
其二,劳动能力鉴定方面。受伤后身体恢复状况可能随时间变化,延迟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可能因身体恢复情况影响鉴定结果的准确性,致使评定的伤残等级与实际情况不符,影响最终应得的伤残待遇数额。
其三,赔偿权益保障。时间拖久,企业经营状况等可能改变,若企业出现破产、注销等情况,会增加赔偿执行难度,劳动者获赔风险增大。同时,证据可能因时间推移而难以收集或保存,影响工伤赔偿主张的顺利实现。
不过,若有合理客观原因导致未及时处理,可向相关部门说明情况,寻求合理解决方案。建议劳动者在发生工伤后尽快按规定流程处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工伤不满5个月能辞职吗
工伤后不满5个月可以辞职。劳动者享有自主择业权,在工伤期间同样可以行使该权利。
不过,从法律角度及实际权益保障看,需谨慎考虑。一方面,辞职可能影响工伤待遇的获取和后续处理。比如,若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等程序尚未完成,辞职可能导致与用人单位沟通协调及相关手续办理产生阻碍。部分用人单位可能会以此为由,拖延或拒绝支付相应工伤赔偿。
另一方面,若劳动能力鉴定后确定有伤残等级,辞职会涉及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支付问题。不同地区规定不同,一般在解除劳动关系时支付。但辞职可能使劳动者无法享受在职期间的一些福利,如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等。
总之,工伤后不满5个月可以辞职,但辞职前应充分了解自身权益和可能面临的风险,必要时可咨询专业法律人士,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工伤不辞职能全部赔偿吗?
●工伤不辞职可以拿到伤残赔偿金吗?
●工伤不辞职可以领取哪些补偿
●工伤不辞职可得到哪些赔偿
●工伤后不辞职怎么赔偿
●工伤后不辞职可以得到赔偿么
●工伤不辞职
●工伤不辞职可以拿到伤残赔偿金吗?
●工伤后不辞职 单位需要赔偿么
●受工伤不辞职会减少赔偿吗
●工伤后不辞职,在好多年后赔偿有效
●工伤不辞职能全部赔偿吗?
●工伤不辞职的好处
●工伤不辞职可以拿到伤残赔偿金吗?
●工伤后不辞职可以得到赔偿么
●工伤后不辞职怎么赔偿
●工伤后不辞职有赔偿吗
●工伤后不辞职 单位需要赔偿么
●工伤不辞职可得到哪些赔偿
●工伤不辞职可以领取哪些补偿
来源:中国法院网-工伤不满5个月能辞职吗,工伤5个月后公司不认可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