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保障局工伤认定标准
工伤认定标准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主要有以下情形:
一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比如在生产车间操作机器时受伤。
二是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例如提前到岗准备生产工具时受伤。
三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像保安在履行职责制止不法行为时被打伤。
四是患职业病的。一些长期在有毒有害环境工作的劳动者易患职业病。
五是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比如出差途中因工作事务受伤。
六是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此外,职工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等特殊情形,也可视同工伤。
二、工伤没人管去劳动局怎么闹
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不建议采取“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应通过合法、合理、有序的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
当工伤无人管时,前往劳动局可按以下步骤处理:
一是准备材料。携带能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如劳动合同、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等,以及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病历等工伤相关材料。
二是申请工伤认定。向劳动局的工伤认定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填写申请表并提交准备好的材料。一般情况下,相关部门会在规定时间内受理并审核。
三是配合调查。若认定部门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相关情况,应积极配合,如实提供信息。
四是等待认定结果。认定部门会根据调查情况作出是否属于工伤的认定决定。若对结果不服,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通过合法途径解决问题,既能保障自身权益,也有助于问题的妥善处理。
三、工伤认定24小时时间限制
工伤认定并不存在严格的24小时时间限制这种普遍规定。
在实际中,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当然,对于一些特殊行业或情况,可能会有更紧急的报告要求,但这与工伤认定的申请时限是不同的概念。及时申请工伤认定,有利于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确保其能获得相应的工伤待遇。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劳动保障局工伤认定标准最新
●劳动保障局工伤认定标准是什么
●劳动保障部门工伤认定时间
●劳动保障局工伤认定标准是多少
●劳动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
●劳动局工伤认定程序
●劳动局工伤等级鉴定标准
●劳动保障局工伤认定标准是什么
●劳动局工伤赔偿标准
●劳动局 工伤
●工伤后无人管,去劳动局哪个部门投诉呢
●工伤劳动局不管怎么办
●工伤了没人管该怎么办
●工伤后没人管该怎么起诉
●工伤老板不管找劳动局管用不管
●工伤劳动局不管该找谁
●工伤没有人管可以报警吗
●工伤老板不管去劳动局有用吗
●工伤后没人管
●工人工伤老板不管,劳动局不管咋办
来源:头条-工伤认定24小时时间限制,工伤认定的时间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