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工发生工伤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什么鉴定
职工发生工伤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具体介绍如下: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会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有关的诊断。
二、受过工伤的职工,单位要解除劳动合同怎么办
职工受过工伤,单位要解除劳动合同,需分情况看待并采取相应措施:
若职工工伤后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除存在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等法定过错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若单位违法解除,职工可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单位应恢复其原工作岗位并支付相应工资待遇;若职工不要求继续履行或劳动合同已无法继续履行,单位需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职工支付赔偿金。
若职工工伤后未丧失劳动能力,单位依据法定程序和理由解除劳动合同,如协商一致解除等,需依法支付经济补偿。协商不一致且单位强行解除的,同样构成违法解除,职工可依法维权。
此外,工伤职工还应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如工伤认定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结论、解除劳动合同通知等,以便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等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劳动法规定员工发生工伤公司要赔偿哪些
员工发生工伤,公司需承担以下赔偿责任:
(一)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员工因工伤需暂停工作接受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公司应按原工资福利待遇支付工资,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
(二)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公司需支付并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
(三)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此外,若公司未依法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之后用人单位需偿还。公司需切实履行相关责任,保障工伤员工合法权益。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职工发生工伤影响工作应该进行什么鉴定
●受过工伤的职工,单位要解除劳动合同怎么办
●工伤以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工伤过的人单位能解除合同吗?
●工伤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如何赔偿
●因工伤解除劳动合同还能重新入职吗
●在企业工伤后,被企业解除劳动合同,有工伤赔偿
●受过工伤单位能辞退我吗
●工伤过后被公司解雇,违法吗
●工伤员工被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可以赔多少钱
●工伤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有赔偿吗
来源:头条-劳动法规定员工发生工伤公司要赔偿哪些,劳动法对工伤职工的规定